第436章 邪方:道德綁架(1 / 2)

“耶律洪基死了!”

當消息傳到了大宋的時候,範正不由一愣。

趙煦不以為然道:“生老病死乃是輪回,耶律洪基已經年近七十,因病去世也是常理,畢竟千年人參隻能續命,並不能起死回生。

範正搖了搖頭,按照後世的進程,遼道宗應該還有一年多的壽命,再加上還有千年人參的調養,隻能會壽命更長,本不應該如此早去世。

然而範正雖然是名醫,但是畢竟距離遼國千裡,再加上耶律延禧封鎖消息,範正並沒有察覺異常。

“耶律洪基年歲已高,老年昏庸信奉佛教,驕奢淫逸,行事偏向謹慎,這才讓宋遼保持和平,然而同時也讓大宋沒有有機可乘,而耶律延禧剛剛上位,恐怕正是需要立威之時,兩國之間恐怕風雲再起!”範正感慨道。

趙煦微微點頭,他和耶律延禧年紀相仿,自然明白年輕人的想法,耶律延禧剛剛登基,行事定然激進,這固然會給宋遼兩國的關係帶來風險,但是同時未嘗不能給大宋可乘之機。

“無需過度擔心,耶律延禧剛剛登基,定然急於掌控遼國大權,短時間內,不會招惹大宋。”趙煦搖了搖頭道。

“如今遼國傳來消息,讓大宋派遣使者前去吊喪!不知陛下如何決策!”範正躬身道。

趙煦冷笑一聲道:“西夏和遼國乃是翁婿之國,西夏前去吊喪乃是理所應當,而我大宋乃是天朝上國,又豈能前往遼國吊喪,朕決定不派遣使者前往遼國,激怒耶律延禧。”

“不派遣使者前去吊唁!”範正不由一愣,隨即恍然明白趙煦的意圖。

趙煦作為帝王,行事自然並不依賴自己的喜好,大宋立誌一統天下,耶律延禧剛剛登基,定然會受不了此辱,衝動之下,必將犯錯,這就給了大宋可乘之機。

範正想了想,勸說道:“官家三思,遼宋雖然並非翁婿之國,然而根據澶淵之盟卻是兄弟之國,再說兩國並沒開戰,當初該有的禮儀必不可少,理應派人前去吊唁。”

範正知道後世的記載,耶律洪基去世之後,大宋並未派遣使者吊唁,而這一次,範正準備勸說趙煦改變這一決策。

“派遣使者前去吊唁!”趙煦眉頭一皺,不解的看著範正。

範正點頭道:“當年仁宗去世,耶律洪基對前來報喪的宋使假惺惺的說道,宋遼兩國已經四十二年沒有戰爭了,並進行舉國祭奠,而如今三十六年匆匆而過,耶律洪基去世,官家則可以對遼使說,兩國已經七十八年沒有戰爭了,並對耶律洪基大加祭奠。”

趙煦眉頭一皺,隨即略微思索,眼睛漸漸亮了起來。

任誰都知道大宋最大的敵人就是遼國,而大宋想要擊敗遼國之前,那就必須滅掉西夏,如果大宋大肆宣揚宋遼已經七十八年沒有戰爭,並對耶律洪基的行為大加祭奠。

日後大宋對西夏開戰,定然讓耶律延禧投鼠忌器,就算耶律延禧力排眾議,決定對宋戰爭,一旦戰事陷入不利,耶律延禧擅自開戰之罪必將會遭到反噬。

“此邪方何名?”趙煦哈哈一笑,毫不諱言道。

範正苦笑一聲道:“聽說遼國為耶律洪基的諡號為道宗,此方名為道德綁架。”

“道德綁架,果然方如其名。”

趙煦仔細思索,不禁拍案叫絕。

此方一出,大宋僅僅需要假惺惺的幾句話,就能讓遼國自縛手腳。

“來人!傳禮部尚書蘇軾!”趙煦大手一揮道。

很快,蘇軾應召而來,躬身道:“微臣見過官家!”

趙煦對蘇軾下令道:“遼國前來報喪,耶律洪基駕崩,諡號道宗,其在位期間,宋遼兩國和睦,兩國七十八年未發生戰爭,兩國百姓安居樂業,實乃天下帝王道德模範,朕聽聞其去世大為悲痛,你立即在邸報上刊發道宗去世的訃告,昭告天下,道宗為宋遼和平所做努力,對其大加褒揚。”

“啊!”

蘇軾頓時訝然,他沒有想到趙煦竟然對耶律洪基如此推崇,然而他沒有想到,耶律洪基在位期間,趙煦帶領大宋蒸蒸日上,幾次欲發生大戰,還是遼道宗最終克製,算起來耶律洪基還是大宋崛起的恩人。

“同時,你親自帶隊前往遼國吊唁!以表達大宋對道宗的敬意。”趙煦鄭重道。

蘇軾乃是大宋的禮部尚書,乃是大宋對外的最高官員,由蘇軾親自吊唁遼道宗耶律洪基,足以表達大宋對耶律洪基的重視。

“臣遵旨!”蘇軾鄭重道。

當下,蘇軾領命,立即在邸報上刊發耶律洪基的訃告,並對耶律洪基的一生進行高度評價,稱讚其為曆代帝王道德模範。

“大宋對我大遼先帝的評價,老臣回國之後定然如實向新帝稟報。”

北上的車隊中,遼國使者大為感動道,他沒有想到大宋竟然對耶律洪基如此高的評價。

蘇軾一臉悲痛道:“如今我宋遼已經七十八年無戰事,此乃中原王朝和草原王朝從未有過的和平,道宗陛下居功至偉,官家希望兩國將這份和平繼續傳承下去,爭取達到百年和平,不,是兩百年、三百年的和平。”

“多謝大宋官家吉言!”遼國使者恭敬道。

如果是之前,遼國使者定然不相信大宋對先帝會如此推崇,如今大宋公然在邸報上盛讚耶律洪基的事跡,又派出名滿天下的蘇軾蘇大學士前去吊唁耶律洪基,可謂是隆重至極。

蘇軾帶著大宋使節一路北上,很快就穿過邊境,來到了燕雲十六州。

“燕雲十六州!”

看著同樣漢人裝扮,同樣漢人麵孔的燕雲十六州百姓,蘇軾感慨不已,因為這裡是大宋最大的痛,燕雲十六州一日沒有收回,大宋就一日不得安寧,始終處於遼國的威脅之下。

更讓蘇軾警惕的是當大宋使節的車隊經過的時候,燕雲十六州的漢人露出警惕的眼神,惟有極少文人得知他乃是堂堂蘇大學士的時候,這才露出一點點善意,但也是僅限對他的文采欣賞,對大宋卻沒有絲毫的歸屬感。

“大宋想要收複燕雲十六州,恐怕很難!”蘇軾不由一歎道。

然而蘇軾並沒有停留,而是直接的跟隨遼國使節來到了上京。

“什麼,大宋對皇爺爺盛讚,稱其為天下帝王道德楷模!”

遼國新帝耶律延禧聞訊,難以置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