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雲很快就將這個條件的事情告訴了粱靖,讓她跟朝堂之上的這些大臣好好的商議一下,這件事情雖然沒有什麼利益的衝突。
但是想要讓這些大臣同意,哪有那麼簡單。
果不其然,在開朝會的時候。
粱靖剛把這個事情說出來,多少大臣都是竊竊私語,討論起來。
“陛下,其實我們大家覺得沒有必要跟他們簽這樣的一個合約,這不就是示弱了嗎!
他們匈奴打到了我們的城池,現在又跟我們簽訂合約,不管是放在哪裡,都代表著我們輸了。”
“沒錯,這就代表著尊嚴的一個問題,我們打輸了,反而要跟他們簽訂合約,這不就是在挑釁我們,蔑視我們?”
“陛下,絕對不能簽合約,如果我們打贏了,簽雙方和平的互約,那完全沒問題,可我們打輸了就代表我們是處於弱勢的一方。”
粱靖本以為他們這些大臣能夠聽懂人話,能夠聽他這個女皇帝的話語,乖乖的答應這個事情。
沒想到他們一個個竟然都拒絕了。
有必要為了臉麵,放棄這些城池嗎?
“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如果不答應的話,我們這些城池該怎麼拿回來,我們邊關怎麼拿回來!”
“難道一直要門戶打開嗎?難道我們一直要處於這種戰戰兢兢的狀態吧?你們覺得朕能過得好嗎。”
然而,這些大臣們一個個都十分生氣,“陛下,我們為何要簽訂?”
“是啊陛下,不答應又如何?我們能夠靠自己的能力拿回來,我們就跟他們繼續死磕繼續打!”
左相楊忠,是最為激進的一個人,仿佛根本就不知道真實的一個情況。
“陛下,這隻不過是這些匈奴人,運氣好,陸公公及時趕了回來。”
“是他及時勸阻了兩方直接繼續打下去!”
“但如果繼續死磕的話,我並不認為我們大周會失敗,上官將軍如此之英明,帶兵肯定沒問題。”
一聽到這,粱靖就眼前一黑,這楊忠說的話,怎麼可以如此之無恥。
難道他就不知道,戰場上的一個真實情況吧,要不是陸雲的及時歸來,恐怕這一仗,早就已經打輸了。
還以為所有人都會有自知之明,現在一看有自知之明的人並不多,反而很少很少。
王安說的話卻比較中肯。
“楊左相,你說的這句話,老夫一點都不認同,你是不了解軍中之事,還是沒有接到最近的軍報?”
“我大軍被打的節節敗退,數城被淪陷,要不公公及時趕來收服了賀蘭猛。”
“那杜若甫,絕對不會計較任何的得失,想儘辦法的攻破邊關,那麼到時候上官大將軍都不可能回來,我們的大軍也會損失慘重。”
“到時候究竟是誰打誰,你能搞清楚嗎!”
“沒有必要在這個事情上,我們過分的去討論,該是怎麼樣就是怎麼樣,既然他們給出了條件,就是想要促進雙方之間的合作,和平。”
“何樂不為?非要把我們打的一窮二白,兵力剩不了多少嗎?這樣做有什麼好處!”
“這對我們雙方來說都是一件極為有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