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你圖利息,我圖本金(求追讀)(2 / 2)

陳晨通過QQ,把早就準備好的文件發了過去,過了大約五分鐘左右,何可欣回了個可以。

收到肯定的答複,陳晨心中大定,而今計劃的第一步順利邁出去了。

……

第一站是廈城興昂鞋業廠,位於城東產業園,距離大學城十公裡左右。陳晨大概搜集過一些廠子的信息,這是一個500-1000人規模的製鞋廠,主要是承接上遊的鞋麵鞋底組裝、質檢包裝等等。

不過即便到了如此規模,還是在互聯網上找不到什麼招聘信息,像這種低端工廠在零七年的時候大多如此,招聘辦法很多是在路邊張貼一些告示,這效率自然極低了。

不過這也是由於工人大頭來源是農民工,他們也根本不會在網上找工作的。

兩個小時後,陳晨抵達了目的地,陳晨仔細看了看張貼在工廠伸縮門邊上的告示,給到了普工含計件2300元的月薪,包吃包住。這樣的薪資待遇不算低,因為根據2007年官方統計,服飾、鞋業的平均工資不到1200元。

陳晨撥通了告示下頭的聯係電話,接通的是一個比較粗獷的男聲。

“哪個?”

陳晨笑了笑:“王先生,我是校園招聘代理,手上有一兩百個的兼職大學生資源,感覺咋們的待遇不錯,您現在方便嗎?我就在廠子門口,咋們可以見麵聊聊。”

“等我一下。”對麵的男聲語氣中的漫不經心去掉了一點,鞋廠這個季度確實如陳晨所料,用人需求比較旺盛,所以態度一下就有所變化。

大約十分鐘後,一個身穿藍綠色廠服的中年人叼著煙過來了,看到陳晨長相如此的年輕,有些驚訝。

“你手裡真有人?”

陳晨笑了笑,從容道:“不管有沒有人,我給你送一個人,你給我一個人頭錢,總之咋們廠不會虧。我帶了合同,我們找個地方展開聊聊?”

一句話先把合作模式講清楚之後,陳晨從背包裡抽出一個藍皮文件夾。

王姓中年人臉上帶著驚異,並不是沒有其他的招聘代理來找過,但像陳晨這樣上來直接拿合同的還是第一個。

“跟我來。”中年人接過合同的時候,陳晨看了看他胸前的工牌,單名一個旭字,職務是招聘經理。

……

王旭領著陳晨到了辦公室,翻看完了合同,大意主要是以下三點:

一、用工薪資不低於工廠的崗位預算,也就是和招聘告示一樣的2300元月薪。

二、用工首月,每一名成功入職後乾滿一個月的工人,薪資按時發放,同時給中介甲方人頭費200元。

三、用工第二個月,需提前20天預付所有工資給中介甲方,免去人頭費。

王旭看著合同條款,覺得有點太過理想:第一點,他們用人穩賺不賠,用工提前跑路,連人頭費都省掉了。

至於第二點,和興昂鞋業類似的低端代工廠,基本各種考量,都會押後工資發放,5天甚至30天不等,興昂鞋業廠對勞動合同工一般采取延遲15天發放的形式。

在此基礎上提前20天發放工資,用工已經工作了接近一個月,這筆人力費用本來就在預算裡了,提前支出,頂多就是虧了二十天的利息差。

“小子,那你這賺什麼呢?”王旭皺了皺眉,疑惑道。

每個人兩百的人頭費,他們的用人缺口也就五十,滿打滿算付出大量時間和精力成本賺個一萬,後續還有各種擦屁股的事情,這買賣好像有點不太劃算。

難不成拿著預付工資直接跑路?怎麼可能!

陳晨摸了摸鼻子:“王哥,實不相瞞,我是跟著一個在讀博士學姐,一起做校園公益的,錢不是主要考慮的,主要是給想要兼職的同學們提供方便。”

在讀博士這個字眼吐出來,王旭先是愣了愣,隨後神色中的疑慮明顯少了一些,“這個合作形式,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但還得等我們內部先討論一下,也給法務同學過一下。”

尤其現在的二零零七年,博士這一身份無論對在校學生也好,抑或社會麵,都存在一些暈輪效應。不然估計還得掰扯一段時間,這一下就省去了陳晨不少的功夫。

通過小姨認識好閨蜜何可欣後,有了這個可以扯的博士虎皮,陳晨心中就一直醞釀著一個大膽的計劃——

誰賺那每人200的人頭費?我tm圖的是本金……

第一桶金兩步走:

一、把人頭費直接貼補給兼職學生,工資立漲200,不愁卷不死彆人。隻要成為上遊,現成的其他代理都得給自己打工。

二、拿到預付工資之後,半個月時間去做短線投資。股票記不住,賽事記不住,可學校附近的拆遷,他還是記住了的。半個月太短,可以通過再抵押的方式付出一點利息換取時間。

隻要合作工廠用工達到五十個,第一個月建立互信,第二個月開始,便有十萬餘資金停留在陳晨賬上半個月,如果合作的有五個,十個廠?

這半個月停留在賬上的一百萬兩百萬對其他任何人都作用有限,但對於投機不存在虧損的陳晨來說,卻是強有力的杠杆。作為重生者,最缺的是本金,而不是賺錢的路子。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