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文看見弟弟這幅模樣,連忙把手中的包子遞給他,“娘給你買的包子,快吃吧,一會就變涼了,不好吃了。”
有了包子,李書的心情,立馬轉陰為晴,“哦哦哦,有包子吃了太好了!”
拿著包子李書就跑到堂屋裡開吃了,看見李書拿了包子就走人,李母氣笑了,“看看,有了包子就不管他老娘了,沒看見他娘手裡還有東西啊。”
秀文聽見李母說的話,立馬把李母手中的鞭炮搶過來,“這不還有我嘛。”
李母被這姐弟兩個都給逗笑了。
把買來的東西都放好,李母才想起來魚還沒買,“看我這個記性,忘記買魚了。”
過年,肯定是要有魚有雞的,這才叫過年,原本今天想去鎮上看看,結果沒在鎮上看見賣魚的,兩人也就把這件事給忘了。
秀文開口說:“今年,村裡應該會有人賣魚吧?”
其實村裡在快要過年的時候都會有人下河捉魚,不過捉的魚賣的快,有幾次李母都搶不到,所以今年李母就想著自己去買。
還在吃著包子的李書,聽見兩人的談話,立馬把嘴裡的包子咽下去,說:“爹不是快回來了嗎,讓爹再去一趟鎮上,買回來唄。”
李母一聽,確實,這也是個法子,不過她看了一眼李書問他:“你又想乾什麼?”
李書“嘿嘿”一笑,“爹去鎮上就能帶著我去了。”
因為上次李書去了鎮上回來後就不願意再練字了,說前幾天都練完了,可把李母氣壞了,這次說什麼都不帶著他去了,就算李書一直給她保證說回來一定會好好練字,也不願意帶著他了。
李父差不多還有三天就能回家了,不知道今年李彥能不能跟著一塊回來。
去年年底,李父一個人回來的,把李母嚇壞了,以為李彥在縣城出了什麼事,最後還是李父解釋說,學徒過年是不會放假的。
李母最後還傷心了好久。
又過了三天,三人剛吃完早飯,就看見有人推開門進來了。
李書最先看見李父,立馬大喜,跑過去喊:“爹,你回來了!”
李父把李書抱起來,李母和秀文看見李父回來了,也很開心。
“今天怎麼這麼早就回來了?”,李母說完還往他的身後望去,想看看彥哥兒有沒有跟著回來,發現他後麵沒有人,還有些落寞,雖然猜到了,但還是有些難過。
李父通過李母的動作就知道她在想什麼,李彥才在酒館當了一年學徒,怎麼可能會回來,這年頭學徒也要熬上好多年才能出頭。
要不是李父是酒館裡的釀酒師傅,李彥可能都進不去酒館當學徒。
李父把手裡的果子遞給秀文,“嘗嘗看,看看好不好吃。”
接過果子,秀文心裡感受到一陣暖意,上次李父回家的時候,就問秀文想吃什麼,秀文說想吃果子,這次,李父就給買了回來。
還能感受到上麵的溫度,想來李父應該是把果子放到了自己的懷裡。
雖然剛吃完飯還沒多久,但是秀文還是打開了包著果子的油紙,拿起一個放進嘴裡,脆脆的,很好吃。
李書看見了,也鬨著從李父身上下來,去和姐姐一塊吃果子。
見兩個孩子都進了堂屋,於是李父走到李母身邊對她說:“再過幾年,就能回家了。”
李母知道這個理,但是過年一家人不在一起吃個團圓飯,李母心裡總覺得不得勁。
其實秀文還有話想要問李父,不過看李父還在院子裡和李母說話,就隻好按耐住了。
等李父再次進來的時候,秀文就問:“爹,你在縣城有沒有聽說慶平什麼時候會回來啊?”
李父回來的前幾天還去劉府打聽過,但是也都不清楚他們什麼時候回來,“應該快了,彆急,離過年還有些天呢。”
聽李父這樣說,秀文隻好繼續等了。
李父回來後,李母就把家中的雜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