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德蹙眉道:“未知其真實底細,此等大事怎能輕易托付外人?”
張肅笑道:“如今諸葛亮到成都,諸事我不好親自出麵,隻能借他人之力。吾已派人查過,此人是關中豪傑劉雄族人,那劉雄當年嘯聚藍田,也是個亡命之徒,再適合不過。”
賈德幾人相視一眼,猶豫道:“我等苦心計劃多半年,卻要將機密泄於外人,這……”
張肅卻胸有成竹:“人為財食,鳥為食亡!他們來西川,也不過是為賺錢,隻要分給他足夠的利益,我等休戚與共,豈有不合作之理?何況他一個外來商客,無依無靠,吾自有辦法牽製他。”
賈德略作猶豫,便笑道:“臥龍之謀,的確不容小覷!明公見識,遠在我等之上,隻要此事能成,多一人也無妨,卻不知此人現在何處?”
張肅指向窗格外對麵正吃喝的劉琦一行:“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趙梁湊近窗戶口看了一陣,急道:“既然如此,何不請來相見?”
“不可!”張肅擺手道:“今日所見,不過皮毛而已,吾欲試此人膽魄,另還需再仔細調查其底細,方可相見。”
賈德這才鬆了一口氣,大笑道:“原來明公早有計劃,早知你如此謹慎,方才我等也不必瞎操心了。”
“凡事三思而行,方能運籌帷幄!”張肅心中暗笑這些商人毫無城府,以長者姿態吩咐道:“四位乃當今蜀中大商,理當儘地主之誼,可於賈家樓設宴,邀請各商賈共襄盛會……”
四人聽罷拍案叫絕,齊齊讚道:“有張公策劃,我們四人出力,就是諸葛亮親來,何足為懼?”
張肅謙遜兩句,叮囑四人要小心行事,千萬不可讓諸葛亮察覺異常,否則前功儘棄。
四人走後,張表笑道:“一進一出,我們的家產便翻了十倍,遠超叔父一支!”
張肅正色道:“囤積錢糧隻是根本,此次科考你能否進入三甲,才是關鍵。”
張表躬身道:“孩兒定會全力以赴!”
張氏是成都大族,在張肅、張鬆兄弟二人時為最,當年劉璋初上任,拜張肅為彆駕從事,後來張鬆出使中原,與荊州結盟,因功升任彆駕,張肅改任成都令。
外人都以為張家權傾一時,但唯有內部人清楚,張肅與張鬆早已水火不容,張鬆之才在張肅之上,卻因貌醜為益州士族所笑,又有張肅從中作梗,一直不受重用,一怒之下與東州士交好,結交法正、吳懿等人,才成功上位。
張肅心中不忿,本打算趁張鬆與劉琦勾結之時將其舉報,卻苦於沒有證據,後來劉琦成功入蜀,張鬆更是平步青雲,先為大將軍府記室,如今更是位列九卿,將本族之人全部遷到洛陽去了。
而張肅幾番調動,最後隻擔任刺史府下功曹從事,地位一落千丈,也認定是張鬆暗中報複,因此懷恨在心。
加之劉磐推行朝廷新政,重新丈量土地,又推行均田製,州內士族極為不滿,張肅便暗中聯合幾家,故意散布謠言,挑動各郡大族反對。
恰逢南中動蕩,又聯合當地豪族聯手,趁官府囤糧備戰,暗中哄抬物價,想趁機大撈一筆,將官府強行收走的土地錢全賺回來,擴大勢力。
張肅望著窗外滿城燈火,車水馬龍,背著手冷笑道:“哼,張鬆,你去了洛陽又如何?殊不知伴君如伴虎,百年之後,西川張氏一支將為天下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