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高城中,臧霸正教導兒子臧艾、臧舜武藝,忽報夏侯惇派人傳令,忙請孫康、尹禮一同接待使者。
自從壽春一戰,折了兄弟孫觀、尹禮,曹操命他回防泰山,便帶領舊部重回故地,教導諸子成才,厲兵秣馬安心鎮守。
不想短短兩三年時間,天下局勢風雲突變,曹操北征,劉琦吞吳,曹丕竟對自己忌憚猜測,遷都鄴城時,曾派人前來,要將他的家眷接到邯鄲去。
美其名曰保護文武親屬,請名士大儒教導成材,讓大家能安心對敵,實則誰都清楚,這是要以子嗣為質,以免張郃、於禁故事再演。
臧霸心中惱怒,孫康、尹禮極力反對,卻又迫於形勢無可奈何,正猶豫之時,曹操班師回朝,此事便不了了之。
本以為丞相回歸,親至徐州,定能力挽狂瀾扭轉乾坤,誰知竟傳來陣亡的消息,臧霸不可置信,親自派心腹到下邳打探消息,方知曹操果然被殺。
一時間感慨連連,想他本是朝廷命官,但因官府腐敗不受重用,加之黃巾之亂,盜賊四起,便集合義士到泰山自保。
一心隻想棄暗投明,洗脫惡名,曆經陶謙、呂布,見證徐州的興衰離合,本以為曹操是明主,能建功立業,光宗耀祖,誰知如今曹操也身敗名裂,前途又變得一片渺茫。
更讓臧霸不安的是,曹丕對他的忌憚從未消失,雖被曹操委以重任保守東方,清定海岱,但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曹丕繼魏王,自己的好日子恐怕也要到頭了。
送走使者,臧霸與二人商議道:“劉琦已得徐州,出兵小沛,安得不窺泰山?猛虎在側,卻要我等支援濟南,劉琦必會趁機而來。然若不發兵,又有違令之嫌,二位賢弟有何高見?”
孫康因兄弟被害,對曹氏早已不滿,怒道:“曹操死後,部下兄弟已有不少擅自離去,再出兵誰肯聽令?曹丕小兒又對我等不滿,大哥何必還為他賣命?”
尹禮卻道:“魏王對我等早有不滿,若是違令,恐惹大禍,泰山彈丸之地,如何存身?”
孫康大聲道:“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兄弟們這些年死的死,散的散,曹操敗亡,曹魏大勢已去,我們也該早作打算才是。”
“不可胡說。”臧霸一聲冷喝,皺眉沉吟不語。
曹操死時,他手下的徐州軍眾及部分青州之兵,認定曹氏必敗,天下將亂,不少人擅自離去,曹丕即位後,命夏侯惇都督中原,還曾質問此事。
但無論如何,曹操對他有知遇之恩,豈能忘恩負義?
一時之間,臧霸忽然心生英雄遲暮之感,甚至有些厭倦這樣的權衡和廝殺,十幾年腥風血雨,到頭來竟是一場空。
半晌之後,臧霸對二人言道:“若無曹丞相,我等皆如呂布,葬身徐州矣!今雖功名不顯,卻也封侯拜將。吾既受命於朝廷,食國家之祿,安得抗命不出?”
孫康冷笑道:“大哥雖有心報效國家,卻不知曹氏視我等為爪牙,為其所用而已。”
臧霸歎道:“自古成王敗寇,命數難料。大丈夫當恩怨分明,有始有終,此次出兵,便算為國家出力,也為報曹丞相之恩。此戰之後,諸位去留自便,吾亦當辭官退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