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鈞如坐針氈,再次滿頭大汗,竟比剛才擺弄連弩還要緊張,不覺汗濕發髻。
諸葛亮輕笑道:“一技之長亦可報國,吾亦略懂墨家之術,汝天生巧匠,更勝亮十分。汝懷報國之心,將來必為國家重器,何必唯唯諾諾?”
馬鈞心中大受感動,竟有些熱淚盈眶,深吸一口氣坐直身軀,竟一口氣說道:“承蒙先生指教,均當自重。”
“如此方遂大丈夫之誌!”諸葛亮大笑,言道:“汝口吃之症,實則因自卑怯懦而起。古之雄辯之人,口若懸河者,無不自恃其才,睥睨當下。汝若能重拾自信,當與常人無異也!”
馬鈞渾身一震,抬頭看著諸葛亮:“當當當當……當真?”
“言談如用鑿鋸,久疏不用,自然生鏽!”諸葛亮點頭道:“吾軍中有一將鄧艾,自幼喪父,又因家貧內怯,常言不及思,患了口吃之症。今拜黃漢升為義父,文武雙全,同齡之中出類拔萃,已能對答如流矣!”
馬鈞半張著嘴巴,雙目放光,鄭重點頭道:“好!”
諸葛亮看他還在緊張之中,便問他平日裡製作器械之事,馬鈞雖然口吃拘謹,但說起這些來,卻是滔滔不絕。
馬鈞連比帶劃,說自己耕種土地,在鄉間常改製農具、水車等,農閒時以製作木人為樂,兩人偶爾說起農具,一點即通,竟有惺惺相惜之感。
諸葛亮談及往事,腦海中儘是當年在臥龍崗耕種情形,忽然卻莫名悲傷,他二人情況看起來相似,但所求者卻又不同。
不禁心中暗歎:“人之悲歡,竟如此不同。同是耕種,吾為驕矜博名,他為饑寒求存。”
馬鈞耕種改造農具,是因家貧無奈,為多得收獲,以求溫飽,自己退隱山林,是因報國無門,壯誌難酬,避世消遣而已。
一時間感觸良深,心頭竟忽然有所明悟,不覺脫口而出:“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
馬鈞正說得手舞足蹈,聞言一怔,愕然道:“軍師有有……有何指~指教?”
諸葛亮收回心神,問道:“元戎弩雖能連發,卻過於笨重,不便運輸,汝可有對策,將之精簡,改為輕便之器!”
馬鈞略作思索,抱拳道:“在下願、願試上~一試。”
諸葛亮知道他敢答應,必定是有了想法,隻是礙於嘴拙,不便表達出來,心中暗喜,他深知工匠手巧倒在其次,能善於觀察思考,著手改造者寥寥無幾,此等人才必有意外之喜。
遂馬上傳來工部郎中,命其挑選工匠,專門協助馬鈞改造元戎弩,一應經費、材料設法滿足,不管是減輕重量,還是增加為一弩五十發,在軍中定是一大殺器。
馬鈞受寵若驚,連連道謝,從小到大,他還從未擁有過如此充足的材料。
諸葛亮笑道:“連弩若能改成,吾當奏報漢王,封你為工學博士,專門研製器械,再請華佗幫你根治口吃之症。”
馬鈞萬沒想到會遇到如此知音,又是提攜恩人,激動得無以複加,離席跪拜在地,趴在地上嚎啕大哭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