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箴(2 / 2)

歡想世界 徐公子勝治 6034 字 11個月前

楊特紅瞪眼道:“乾嘛總說我是老流氓?我像小華這麼大的時候,那可是單純得很!”

柯孟朝居然忍不住笑了:“你像小華這麼大的時候很單純,那麼後來呢?”

楊特紅:“後來關你什麼事?”

柯孟朝一攤雙手:“這不就得了嘛!想想你自己,就不必擔心小華了。”

華真行可不知道三個老頭在背後這麼關心他,他帶著一枚竹箴趕到了農墾區,召集負責打造法陣的眾導師開了一個會。

以淨塵羅為陣樞的三座法陣即將全部完工,此次會議的主要議題,是如何集中力量打造碧空洗大陣。

這也是係統發布的任務十五,如今要打造的碧空洗大陣,得具有九轉紫金爐大陣的某方麵妙用,可借助它來煉製春容丹。

華真行帶來的竹箴,其實就是陣圖,是楊老頭給他的。以華真行的如今陣法水平,還無法設計出這樣的陣圖,蕭光等人也不行。

但是有了陣圖在手,眾人合力倒是可以把陣法布置出來。

所謂陣圖,可不僅是普通人所用的工程圖紙,而是包括了相應的陣法玄理、特定的布陣方式,還有陣法布成後如何運轉操控。

楊老頭給華真行的這枚竹箴,差不多有七厘米長、兩厘米寬,看上去就是一根略帶弧形的竹片,質地卻晶瑩如玉、色澤明黃微綠,就像有一層不知盤了多少年的包漿。

假如不是能清晰地看到竹質紋路,華真行甚至懷疑這東西就是用一塊玉髓琢磨而成。

六境大成修為,就掌握了神念,並可給他人留下神念心印。但就像麵對麵的說話,不可穿越時空,比如人們就沒法對一個不在麵前的、不是今天的人說話。

想穿越時空傳達信息怎麼辦?人們也發明了類似的手段,最早就是文字。由文字寫成書籍,可以跨越時空傳授知識與經驗,宛若前人留下的神念。

假如沒有文字,就談不上文明的積累與傳承,隻有口口相傳的簡單經驗,稍微複雜一點的知識就很容易失傳,又需要人們不斷去重新總結發現。

何謂箴?穿線編織之竹針,可以將一根根竹、木簡編成書冊,彙成典籍。

對於修士而言,很多玄妙的感悟難用語言文字描述,直接用神念往往更簡便。若有七境修為,便可借物傳神,將神念留在特殊的物品上,供後人解讀。

這種手段又稱禦神之念,因此七境在古時又稱禦神境。

簡單的禦神之念,比如隻有一句話、一段介紹、一句警告或提示,可以留在普通的物體上。隻要此物沒有朽壞,凝聚禦神之念的法力也沒有消散,元神清明者都可以解讀。

但是非常複雜的禦神之念,可能需要反複解讀感悟的,對承載之物的要求就相當高了,東國修士通常用玉。

玉難朽卻易碎,以法力粹煉使其堅固難毀,再賦予禦神之念,這樣的東西又稱玉箴。

所以在修行界,箴又有了另一種含義,指代各種秘法的承載物。假如按照這個思路,岡比斯庭體係所謂的傳承之書,也可以稱為書箴。

竹材本身並不適合製箴,就算是以玉製箴,用的也不是普通的玉,基本上都是天材地寶的品級了。

可是楊老頭就是用了一枚竹片,將其煉化到堪比天材地寶的程度,製了一枚傳承碧空洗大陣的竹箴,當真是化腐朽為神奇。

楊老頭有多拽,已經不用再說了,他老人家的神通廣大,更不必用這枚竹箴來證明,所以華真行將竹箴拿出來的時候,蕭光等人也隻有歎服的份。

竹箴交給蕭光保管,所有參與碧空洗大陣建造的六級導師將輪流參悟。

這天是九月十一號,華真行在會議上製定了下一步的工作計劃。本月底之前完成高橋法陣與新田法陣的建造,從十月開始到年底之前,力爭將上遊水庫區的碧空洗大陣打造完成。

碧空洗大陣雖號稱大陣,但畢竟不是養元穀大陣那樣的仙家洞天結界。養元穀大陣就算三位老人家聯手,也不是幾年時間就能徹底完成的。

打造碧空洗大陣,理論上五境修為就可以,但至少要有十名五境修士同時配合。假如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就可能前功儘棄,所以事先一定要協調好。

華真行這次調集了二十名五境修士,就是打算一氣嗬成。在布陣的過程中,假如誰的法力不繼可隨時有人替換。就算如此,想在三個月內完成碧空洗大陣也不太可能。

為了給碧空洗大陣賦予可輔助煉製春容丹的妙用,還要求這二十人至少都是六級養元術導師,這就更困難了。

但華真行如今已是華總導,就算將潘采、王龍明、陳鳳、祝玉京、司馬值這五個人排除在外,他也能將將湊齊二十名六級養元術導師。

潘采等四人是派到布魯塞去了,司馬值如今坐鎮瓦歌礦業實在是抽不開身,至於其他人能調回來的全部都調來。

不僅如此,華真行還以養元穀的名義下達了召集令,所有三級(含三級)以上學員,隻要能抽出空來的,這次全部都要征召。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