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孟朝:“先看,最後再問。”
楊特紅再一摁遙控器,未來的改造場景消失了,沙盤又恢複到現實中隨著季節變化的動態圖景。墨尚同扭頭看著華真行道:“你清楚現在的世界形勢嗎……算了,我就直接告訴你吧,從今年冬季開始,幾裡國包括非索港將會有饑荒,很可能會發生騷亂。”
柯孟朝補充道:“全球經濟都非常不景氣,更重要的是,糧食減產、出口限製已成定局,糧價肯定會上漲。而非索港這裡,畜牧業出口正在遭受重創,總之就是大家都沒錢、會縮減消費,這裡的產品賣到海外越來越難……”
楊特紅歎了一口氣:“其實今年上半年非索港很多店鋪和小作坊都倒閉了。局勢惡化難免出現騷亂,而一旦出現騷亂,受到衝擊最大的往往是那些華族人。”
墨尚同:“已經受到衝擊了,隻是這個地方信息不發達,沒有那麼新聞刷。哪些人既聰明又肯乾活,能攢錢蓄資產,還會開鋪子做生意,簡直就是大好肥羊啊。”
華真行皺眉道:“那該怎麼辦?”
柯孟朝:“所以我們在問你啊,你想怎麼辦,又能做什麼?假設你現在有一大筆錢,又能調動一大批人的話。”
華真行:“饑荒?那就趕緊組織人種地啊!”
三老頭都笑了,墨尚同問道:“種什麼?”
華真行:“木薯,在這個地方一年四季都能生長,而且比較抗乾旱,雨季結束前都是好時機。到了小雨季就可以收獲一批,然後再種一批。”
楊特紅:“僅僅有木薯,恐怕營養成分還不夠,太單一。”
華真行:“那也要先吃飽肚子再說,還可以種翅豆和熱帶花生。”
楊特紅點首道:“不錯,土地十分,七分種木薯、兩分種翅豆、一分種花生,可以兼種輪作以養地……哎呀,花生米可以下酒,花生苗、翅豆芽、翅豆藤尖都可以做菜。”
“彆說啥都想到下酒菜!”柯孟朝瞪了楊特紅一眼,又看著華真行道:“方案已經有了,種在哪裡呢?”
這顯然是一道考題,今天三老頭要考他,那麼按照這三個老家夥的習慣,提示肯定早就有了,要不然在麵前放這麼一個高科技沙盤乾什麼?華真行看著動態的變化的沙盤圖景,連連指了好幾個地方:“就是這一帶?”
墨尚同很滿意地讚道:“英雄所見略同!”
接著他一摁遙控器,沿著北索河的兩岸出現了一塊塊用紅線圈出來的狹長地帶,顯然早就標注好了。華真行剛才指出來五片地方,而墨尚同此刻卻標出了九片,其中就包括那五片。華真行難免有點得意,墨大爺很少這麼誇他,自詡英雄,同時也把他比作英雄了。
這九條地帶地勢相對較高卻很平整,在大雨季不會被淹沒也不會形成孤島,灌溉比較方便,假如事先挖好蓄水的深池,旱季也能有的水源可用。至於更遠的荒原中的大片地方,華真行還沒有考慮,因為太遠了而且此刻的沙盤也沒有顯示。
楊特紅雙手扶著桌沿道:“差不多是八萬畝,其實都是衝淤沃土,平整土地打好田壟,配窖井溝渠,做好灌溉和排水,哪怕不施肥或者少施肥,以這裡的氣候和土壤條件,木薯年畝產也可以達到兩噸,最理想的耕作狀態甚至能達到五噸。”
柯孟朝:“加工得當,配以翅豆和花生,至少可滿足十萬人的口糧。”
華真行:“可是非索港有五十萬人。”
楊特紅看著他搖了搖頭:“隻是補其缺而已,彆忘了非索港原先可沒有這些糧產,假如多出來這一批便可維持。”
華真行:“八萬畝,怎麼種啊?這個地方的人乾活……”
墨尚同:“平整土地可以上機械,打壟也是。眼下急調農耕機械,可以弄出來二百台,會操作的二百個人也是夠的。”
華真行:“一個人負責四千畝?除了平整土地,播種更麻煩。”
楊特紅:“花生和翅豆,需要草鞋幫的人去種了,至於木薯可以雇當地人種,讓大頭幫的人監督。五萬多畝木薯,塊莖平放埋種,假如能征集五千人,足夠了。”
華真行:“需要在雨季間歇時去種,不超過半個月時間種完,確實足夠了。”
墨尚同:“五千人,我草鞋幫就能調集。”
楊特紅搖頭道:“不要征調,就是公開雇傭。草鞋幫的人可以去乾,當地人也可以去乾,記得把他們混雜開,這是最簡單的活了。草鞋幫和大頭幫還可以派人監督,驗收合格按量拿錢,事先都說好!假如有人敢耍賴起哄,就需要用到大頭幫了。”
柯孟朝很滿意地拍了拍華真行的肩膀道:“小華,你這個計劃不錯!”
華真行愣住了,三老頭說得很熱鬨,怎麼成了他的計劃了?這時楊特紅又問道:“可是你怎麼保護這九片田地呢?”
華真行:“假如全用鐵絲網圍起來就好了,然後派人巡查,既能防人,又能防止水裡的河馬、陸地上豪豬搞破壞。”
墨尚同:“絞刺鐵絲網,這個工程可以外包,就交給東國的工程隊,也就不到三公裡長不是多大的工程,很快就能乾完。”
華真行:“三公裡長,用不著吧?”
這些田地總計八萬畝左右,總麵積差不多五十平方公裡,雖然分成了狹長的九塊,但目測全圍起來,差不多一百五十公裡長的鐵絲網也就夠了。
楊特紅笑了:“這些地,你說種就種、說圍就圍嗎?”
華真行:“那就把它買下來!”
楊特紅意味深長道:“怎麼買呢?我可提醒你一句,不謀將來者,不足以謀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