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竹雞啄菜也就罷了,反正山林裡也有蟲子吃,可是楊老頭還使喚華真行去摸竹雞的蛋、抓鮮肥的竹雞,以招待丁奇老師的名義——有客人來了總得添幾個菜吧。
丁奇在養元穀中前後轉了十來天,除了尋找適合種植白玉蹄的淺灘水域,也在尋找適合開辟藥田種植百涎草的地域。
理論上養元穀中的大部分區域都適合開辟藥田,但實際上不可能這麼做,大部分自然植被與景觀都要保留,諾大的山野就是楊老頭的備用菜園啊,有各種野生植物和動物生長,還有不少其他的靈藥呢。
所以丁奇老師最終在養元穀內外圈出來的、可開辟成百涎草藥田的區域,分布在各個地氣靈樞的節點附近,總計三千畝左右,也就是兩平方公裡。
這三千畝就是開辟藥田的最佳麵積以及分布方式了,至於將來是否都打造成藥田、藥田是否都種植百涎草,那便是養元穀自己的事了。
但是這些藥田眼下卻不可能都開發出來,養元穀中連維護的人手都不夠。儘管如今的養元穀看上去好像已是泱泱大派,但自古也沒有那個修行大派會搞這麼多靈植區,水田加旱田有八千畝了!
這八千畝夠不夠?按照華真行五百年後的夢境所見,肯定是不夠的。但那畢竟是五百年後的遠景,就目前而言,僅這八千畝靈植區,他也遠遠開發與維護不了。
靈植又不是普通的農作物,除非養元穀的導師與學員規模在現有基礎上再擴大十倍,那才勉強能把八千畝靈植區都給搞起來。
但是無論如何,丁奇老師以一雙腳步行丈量山川,將適合培育洞天靈植的地方都劃出來了,還做了與環境相融的整體規劃意見。
洞天靈植和洞天福地,其實是一種相輔相成的共生關係,隻要規劃合理,就可以形成一種良性的生態,更能促進天地間的靈機蘊化,隻是它們的培植與生長條件非常苛刻。
華真行對丁老師當然萬分感激,這些天帶著一批農林院的導師和學員,如眾星捧月般跟著丁老師四處參觀考察,隨時記錄與請教。
半個多月後,華真行給一路跟隨的導師和學員們布置了一個任務,讓他們前往三湖鎮,考察那裡有哪些水域可以種植白玉蹄、哪些地方可以開辟成百涎草藥田,以及需要怎樣改造。
這一帶最早的法陣,其實就是蕭光等三兄弟打造的三湖法陣,已鑿建了二十多年。華真行特意把三湖法陣一帶給留了出來,並沒有讓丁老師親自指點,就是留給眾導師和學員練手用的。
丁老師都這麼手把手教了,眾人皆有修為在身,無非是辨彆哪些地方適合洞天靈植生長,配合地氣靈樞進行改造,想學會並不難。
將來養元穀還要打造更多的洞天福地、更多的靈植區,總不能每次都請丁老師辛苦一趟吧?華真行本人當然學會了,但也不能凡事都指望他,眼下培養團隊才是最重要的。
華真行最感謝丁老師的,並非對方幫忙劃出了最合適的靈植區,而是用大半個月功夫培訓了一個小團隊,這個團隊將來還可以培養更多人。
隨行人員都派去三湖鎮了,楊老頭這兩天也溜出了養元穀,又不知跑到哪裡瀟灑去了,隻將麒麟留在院子裡看菜園。在湖畔邊石雙成建造的清修彆墅,這天隻有丁奇和華真行對坐竹亭。
他們在搞燒烤,備料和烤肉都是華真行動手,單獨答謝與招待丁老師。華真行還就地取材做了一道山野菜——雞蛋裡挑石頭。
首先現場加工了一個盤狀石鍋,將一些比雞蛋小點的卵石放到鍋中,淋上茶油連鍋一起烤熱。
竹雞蛋放點鹽和小野蔥,攪勻了往鍋裡一澆一拌,趁熱將石頭都挑出來,剩下的雞蛋已熟且色香味俱全,一道彆具特色的山野菜就成了。
丁老師看著華真行表演般的做菜,感慨道:“這幾天真是過足癮了,每天都有你變著花樣弄好吃的。這麼多菜式都是咋琢磨出來的?真是辛苦你了!”
華真行:“簡單得很,我從小就是學這些開蒙的,享受的事情談什麼辛苦?要說辛苦,您才是太辛苦了,這段時間走遍了養元穀的每一處地方。”
丁奇搖頭道:“我去過很多像神隱之國那樣的方外小世界,但是像養元穀這樣正在鑿建中的洞天大陣結界,還是第一次見證。如今世上,唯有此處方有此機緣,可遇不可求,還談什麼辛苦呢?”
這話倒是不錯,雖然世上的大型洞天結界並不少,比如東國正一門的三山洞天、終南派的太牢靈境,但那些地方少說也都有千年曆史了。
如今世上,隻有養元穀才是新鑿建的大型洞天結界,它還沒有徹底完成,仍在不斷變化聲稱中,能見證這個過程並有所領悟,機緣實在難得。
就連石雙成都受高人指點、特意跑到這裡來突破了五境,而潘采等原定風潭弟子,一來到這裡就不想走了。
華真行:“丁老師是此地的貴客,您想什麼時候來就什麼時候來,想在這裡住多久就住多久。您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歡,在這裡專門打造一座洞府,就當成度假彆墅吧。”
丁奇嗬嗬笑道:“下次再說吧,這回是來不及了,馬上就要過春節了。小華啊,你這次答應我的三件事還差兩件呢,在我回家過年之前,都得先辦了啊。”,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