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這個還不成……”
在徹底離開前,華玉隱約聽見新任帝皇問,像是覺得不吉利般又沒把話說完,之前那聲音又開口,帶著些從容隨意道:“陛下放心,總會有個能成功的。”
華玉似乎是知道自己要經曆什麼,沒哭沒鬨,格外安靜,讓押送她的人都不禁側目。
她被兩人帶到一處封死的屋中,屋中有高爐、有金籠,還有張純銀做的床,就連牆壁都是由上好的水晶貼著,在燈燭反射下璀璨生輝。
兩人將她送進金籠之中,隨後緊緊鎖上。
屋中無窗難以分辨時日,燈火長明不滅,照得人雙眼發花。漫長的等待,顧爭在心中默念著秒數,卻總是念著念著就念亂,心中煩悶不已,她發現自己不知什麼時候失去和華玉的共感。
時間一點一滴過去,華玉開始饑餓,開始恍惚,她靠著金籠縮成一團,眼神虛虛落在一旁,見到上位、也許是上上位住戶留下的痕跡。
一道不深不淺的牙印,可能是實在太餓了,讓那位曾經的天之驕女都忘記金是不能吃的,或許也不是忘了,是想咬下一塊吞進胃裡,來快些結束這種痛苦。
華玉緩慢伸手摸上那牙印,她膚白如雪,是前十幾年花了大功夫養出來的,如今在這燦爛金色襯托下顯得更白嫩如玉,若是被那些文人雅士瞧見,指不定要興起賦詩一首。
但這些在太平年間令人驚歎的柔弱之美實則並無用處,華雲是在這幾個月明白這個道理的,再美麗的軀體在刀槍棍棒下都顯得那麼的渺小。
她們學會的那些禮儀——行莫回頭,語莫掀唇。坐莫動膝,立莫搖裙。喜莫大笑,怒莫高聲(*)。在真正遇到危險時一點用都沒有,反而為了身形優美而故意束縛的體態在這種時候隻會成為累贅。
華玉親眼看到自己的一個姐姐,那個格外追求“盈盈一握楚宮腰”的姐姐,因為不願受辱,被比她壯兩倍的將軍直接單手一舉一甩,毫無反擊之力香消玉殞。
華玉想到母後跟她說過,學這些是為她們好,女子應德才兼備平易遜順。華玉看著姐姐的屍體卻忍不住想問母後,為何隻教導她們這些,而不教導她們在麵對危險時該如何反擊?
華玉無法得到這個問題的答案,因為母後早在城破之日便已喪命,那些叛軍說母後是自縊而亡,母後說作為國母要和應國共存亡。
可是……共存亡哪裡又輪得到母後呢?
父皇不是還活的好好的嗎?
在這樣死一般的寂靜中,華玉想了很多,想的很遠,她想如果自己能夠活下來,她一定不會再為了追求自己的體態故意少食,如果自己能夠活下來,她一定會嘗試著拿起身邊的東西去保護自己。
她沒有刀沒有甲,難道就要坐以待斃嗎?
可是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她能活下來的基礎上。
而活下來的可能性是……微乎及微。
華玉並不是第一個被這位新皇召見的前朝公主,每隔一兩周就有人前來將她們這些被留在這裡的公主或者後妃帶走,卻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回來。
她們不傻,不會單純到以為這些人是被放走,那些人遲遲沒回來,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早已命喪黃泉。
但是知道這一點又有什麼用呢?她們被困在這裡,四周都有人看管著,哪怕僥幸逃出,又能怎樣才能逃出皇城呢?
巡邏的侍衛按時輪班,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死角,太監宮女們行走在各個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