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由於他自己主要在忙畢業,是抽出時間來的,所以,這個項目主要就還是蘇雲自己在負責。
而蘇雲才大二而已,就自己負責實驗項目,雖然之前跟著丁晏寧有不少實驗經驗,可自己負責還是第一次,有點茫然、有點難、有點累。
可是,他也格外上心。
因為,他才大二。
要知道,很多大二學生在這個時候連論文是什麼都還不知道,他們要到大三暑假了,才開始接觸畢業論文,而他在大二就能正經發表一篇期刊論文,這對他的前途、發展有多大的影響,不必多說。
這是一個機會,他自己創造的,而由丁晏寧給與的機會,他必須要抓住。
想要抓住,就要付出,這是應該的。
而除了實驗室的事情,自然還有上課學習的事。
這個學期的課程也依舊很多。
而且不出意外,繼《數學物理方法》之後,《固體物理》、《量子力學》這種重量級也隆重登場了,學起來那叫一個酸爽。
《量子力學》還好,不是說《量子力學》簡單,而是因為他們在本科階段隻是選修而已,不像《固體物理》這樣,需要他們熟悉掌握。
(量子力學為什麼會跟材料有關?因為量子力學是研究微觀粒子的,而材料研究的四要素之中的成分和結構,成分指的是微觀粒子,結構指的是微觀粒子組成的結構,所以量子力學跟材料是息息相關的。)
而《固體物理》比《數學物理方法》更進一步,《數學物理方法》就已經讓大家麻木,《固體物理》就真的是天書了。
厚厚一大本,寫滿了字,卻沒有一個字是能看懂的。
除了蘇雲和霍霖欣這種少數,《固體物理》一節課下來,大家都感覺自己的大腦沒了褶皺腦回,平坦得跟什麼一樣,知識像水流過,不留下一絲痕跡。
上個學期,為了打“蜀山杯”,蘇雲浪費了不少複習時間,可是,他一步領先、步步領先,也依舊還是23級的年級第一,沒有人能撼動。
但值得一提的是,大一上學期隻是堪堪沒有掛科的霍霖欣,到大一下學期,年級排名就到了中間位置,而到了大二上半學期,也就是上個學期的期末,他就已經進入年級前十了。
到現在,就是《固體物理》這種天書,他也聽得懂,蘇雲有時候還需要向他請教。
可以想象,被蘇雲激起勝負欲的霍霖欣,隨著投入學習的時間越多,他的成績會越好,會成為材料學部那個能夠真正威脅到蘇雲的地位的男人。
有意思的是,霍霖欣這種從後麵穩步向前、後來居上的學習狀態,其實更像是蘇雲這種老實性格、腳踏實地、天賦普通的人的狀態;
反而蘇雲這種一上來就是第一,才更像是霍霖欣這種天賦超凡、性格恣意張狂的人該有的成績。
隻能說,人生有時候就是這麼的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