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磚窯的生產也受限於窯洞的數量,但是沒有現代機械輔助,挖泥拉土做磚坯,磚坯進窯出窯都需要人工來完成,磚廠水泥廠都是重體力活,對於工人的需求量更大。
而且造窯的那批工人也沒閒著,這一批窯洞建好後,又在另外一個地方開始建造新窯。
有了足夠磚頭水泥,又有足夠的勞動力,工人的工錢也低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於是整個東海都成了一個超級大工地,到處都在蓋房子。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船塢西邊那一大片空地就蓋滿了成排的房子,之前住帳篷和住在水師宿舍的難民也陸續搬進了新房子。
金鋒雖然同情難民,但也明白鬥米恩擔米仇的道理,所以並沒有讓難民白住,而是在住進去之前,要求難民全都簽訂租賃合約。
已經被招工能拿到工錢的,每個月都必須交房租,暫時還沒有工作的,房租可以先欠著,但是等到以後有工作了,必須把欠下的房租補上,如果不補會被開除工作。
金鋒製定的租金非常低,絕大部分難民都能接受,有些人還因為這份合約更加心安了。
因為金鋒讓他們簽這個合約,就說明在未來可以為他們安排工作,要不然也沒錢來還房租,金鋒不是賠本了嗎?
當然,也有極小一部分難民想不明白,甚至想賴在帳篷或者水師宿舍裡不想走。
對於這樣的難民,安保隊也沒有慣著,上去先揍一頓,然後從帳篷和水師宿舍裡踢出去,敢還手直接取消領粥和租房資格。
在安保隊的震懾下,搬遷工作順利進行,金鋒的新城計劃也順利的邁出了第一步。
大規模蓋房和擴建廠房,不僅解決了難民的住宿問題,還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崗位。
特彆是三號船塢擴建之後,不光招募的工人多了,對於木材的需求量也更大,連帶著上遊的伐木和放排行業需要的工人也更多了。
更重要的是,三號船塢擴建之後,每天生產的漁船更多了,每天捕撈的漁獲也更多了。
這些漁獲不光可以解決難民的口糧問題,運回川蜀也能賣錢,解決工人的工錢問題。
金鋒的新城計劃順利形成一個閉環,進入良性循環的狀態。
鐵世鑫和遠在川蜀的九公主也徹底放心了。
畢竟是樞密院負責人,離開川蜀太長時間不好,於是鐵世鑫找到金鋒:“先生,如果您沒有其他安排,我過幾天就回去了!”
“這麼著急嗎?”金鋒問道。
鐵世鑫在這邊為他分擔了很多工作,要是回去了,金鋒想做甩手掌櫃就沒那麼輕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