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阿史那曜,果然善於煽動人心。”
中州刺史楊朝,隱在角落裡,全程圍觀阿史那曜的行動。
親眼看到他如何煽動人心,忍不住跟身邊的心腹謀士說道:“袁、鄭、李等幾家,慘敗於阿史那氏之手,一點兒都不冤枉!”
謀士點點頭,附和道:“屬下聽聞,當日在京城,阿史那曜也是放出了大理寺、刑部、京兆府等各級衙門監獄的囚犯,集結成一支悍不畏死的敢死隊,助他搶在其父阿史那雄前麵,占據了京城。”
“是啊!連囚犯、奴婢都不放過,也算‘不拘一格降人才’了。”
楊刺史這話,貌似誇獎,可又帶著些許嘲諷。
或許在他這樣正經的官員來看,罪犯什麼的,實在不堪。
楊刺史看不上,阿史那曜卻真的不介意。
他將幾大豪族豢養的部曲等整合起來,打亂順序,重新編入自己的人馬中。
加上歸攏的西州軍,再加上原本帶來的兵卒。
中州之行,讓他麾下的人馬數量,直接突破至三萬人。
且,這些人,基本上都是經過嚴酷戰場的青壯,戰鬥力都不容小覷。
重新整肅人馬,阿史那曜又馬不停蹄地對幾大豪族進行“抄家”。
豪宅、田產、鋪麵等都帶不走,但金銀財貨、糧食布匹,甚至是女人,卻是可以帶走的。
而這些,在古代,都是重要的財產。是可以分配、賞賜給下屬的戰利品。
其實,阿史那曜已經放縱將士們,劫掠過一遍了。
從副將到最低層的兵卒,他們的馬背上,肩膀上、腰上,全都掛滿了東西。
比較誇張的,還有直接提著雞、扛著羊。
一番劫掠,阿史那曜麾下的將士們,哪怕是剛剛投靠過來的,也都喜笑顏開,心滿意足。
他們更是認定了阿史那曜這個主帥——
阿史那將軍好哇,不吃獨食,懂得跟下屬分潤利益。
可比他那個貔貅老子、蠢貨大哥強太多。
跟著他,似乎也不錯呢。
至少能夠“大秤分金銀”。
縱兵劫掠,阿史那曜也成功收買了人心。
當然,將士們劫掠的隻是“浮財”,流於表麵。
而真正的大頭,還是那些庫房、密室等。
這些,則都歸到了阿史那曜這個主帥手裡。
一輛輛從各大豪族家裡找出來的馬車上,裝滿了大大小小的箱子。
每口箱子裡,都裝滿了金銀珠寶、古玩字畫。
還有一袋袋的糧食,一匹匹的綾羅綢緞……
長長的車隊,從城裡一直蔓延到城外。
綿延好幾裡啊,楊刺史看得眼睛都紅了。
不過,阿史那曜的麾下,如今已經有了三萬人,個個都殺氣騰騰,仿佛下一秒就能嗷嗷叫著往上衝。
楊刺史根本就不敢惹。
他非但不敢動什麼歪心思,甚至十分迫切的祈求:祖宗!趕緊走吧!
帶上你的人馬、你的錢,趕緊走!
楊刺史真怕阿史那曜貪心不足,再趁機將整個中州一口吞下!
阿史那曜:……我又不傻!
我已經得到了這麼多的財貨,哪裡還會想要一個“累贅”?
這中州的天氣,還真是讓人擔心啊。
阿史那曜收獲巨豐,勝利班師。
幾百裡之外的龍門寨,也迎來了第一波的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