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大郎夫婦曾經心動過,想著兩個方案都可以。
但,最後,還是放棄了。
“不再借錢了,有多大碗吃多少飯。”
“對啊!咱誰的錢也不借了!反正放印子錢的李郎君知道咱們投了龍門寨,便免除了剩下的利息。”
隻是還本金,壓力就小了很多。
趙大郎兩口子算過,再有幾個月,他們就都能還清。
除了還債,他們還攢了一些錢。
到時候,就在山寨周遭的空地蓋個院子。
他們現在住的是員工宿舍,雖然免費,雖然有著各種便利,但房子還是小了些。
他們一家好幾口,多少有些住不開。
再者,孩子慢慢長大了,有兒子有女兒的,總不能一直跟父母擠在一個床上。
過去是沒條件,隻能將就。
現在呢,還債有希望,夫妻倆還都能掙錢,有了餘錢,蓋個新房也就順理成章。
“轉眼就到臘月啦,咱們來到山寨,也有三個月了吧。”
“可不是!”趙李氏也是略感慨。
三個月的時間,說短不短,說長也不長,可對於他們一家,卻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們不會被利滾利的印子錢逼死,也不會賣兒賣女。
他們現在甚至有閒心去講究“臘八要吃臘八粥”,甚至還能在來年蓋上屬於自己的新房子!
“……好啊!真好!”
“是啊,咱們的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
“也不知道寨主什麼時候回來?過年前能回來嗎?”
“應該可以!前兩天我碰到紅袖管事,她一臉喜色,說什麼寨主要回來跟咱們一起過年呢。”
“真的?那可是真是太好了!”
“……寨主回來了,我們也就有了主心骨。”
似趙大郎夫婦這樣的夫妻閒談,還有很多。
過去的兩三個月裡,山寨的工坊一直都在建設、擴張。
從最初的隻有製鹽、打鐵、刺繡等幾個工坊,發展到現在,又增添了土化肥、肥皂、釀酒等等共計二十個工坊。
而工匠的數量,也在以幾何速度增加。
沒辦法,沈嫿給工人們開出的錢太多了。
在這兵荒馬亂的年代,能夠有個安穩的地方,包吃住,還能賺到大把的錢,真的非常難得。
除了前三批的工人,山寨還進行了公開招聘外,隨後投靠的百姓,基本上都是熟人介紹。
在古代,宗族觀念濃厚,自己日子過得好了,也會下意識地分享給親戚朋友。
“……我不會做工啊!打鐵、殺豬都不成。”
“那,種地會不會?”
“會!”
“那就行。山寨也有農場!種地也能領工錢!”
“啥子?隻是種個地,也能像你一樣,領到工錢?”
“不止呢,如果你種地種的好,或是培育出了新種子,還會有獎金呢。少則一千錢,多則幾貫錢!”
“去!我們一家都去龍門寨!”種地,領獎金!
冬日的山林,卻依然呈現出欣欣向榮、勃勃生機的新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