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能上位。
但皇位不能空懸——
“太子!”
對了!
沈繼還有兒女,其中就有他自己冊封的太子。
阿史那曜眯著眼睛,暗自算了算,那孩子,好像是兩歲、還是三歲?
這個年齡,正好啊!
年紀小,無法親政,隻能由他這個大將軍總攬朝政。
想要熬到親政的年紀,最少也要十三四年。
而這段時間,足夠阿史那曜發展壯大,一步步地吞並其他節度使的地盤。
“好!就他了!”
阿史那曜有了決斷,便想繼續做大盛朝的“忠臣”。
於是,他做出了悲痛欲絕的模樣,一邊哭先帝,一邊責令禮部等按照規製為沈繼治喪。
“呼~~”
朝堂上,無數人都長長地吐出了一口氣。
太好了!
阿史那曜還不想篡位。
這京城,還能維持現狀!
他們也就不用再遭受戰亂、流離之苦啦!
朝臣們安心了,便開始忙碌起來。
操辦沈繼的喪禮,給他擬定諡號、廟號等。
還有繼位者的選擇——
“太子不見了!”
“那晚賊人潛入皇宮,宮中大亂,一些太監、宮女失蹤,太子也在其中。”
至於沈繼的其他孩子,則被那些“賊人”斬草除根了。
“除了太子,還有誰失蹤?太和呢?太和公主可有找到?”
阿史那曜消息渠道多,哪怕宮變的時候,他遠在中州,也知道許多內幕。
比如,沈繼與太和聯手,暗中攛掇京城僅存的宗室,讓他們選擇支持沈繼“親政”。
雖然太和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但這人——
“蠢啊!”
阿史那曜對於太和,隻有這麼一個評價。
阿史那曜還驚歎於太和的運氣:每次重大選擇,她都能精準地選錯!
或者,選擇本身沒有錯,但架不住太和總是後悔。
她自己都後悔了,不就是認定之前的選擇是錯誤的?
但,蠢的人,也總能做出讓人意想不到的事兒。
“帶著太子西去?”
“沿途還打聽胡商商隊?她這是要去突厥?”
想要尋找太子,那就要先找到太和。
於是,九重樓的暗探們,便火速展開調查,尋找太和的蹤跡。
消息很快就彙總到阿史那曜手裡。
看完那些消息,阿史那曜都震驚了。
“去突厥?她是怎麼想的?”
“但凡有點兒腦子,都不會去那兒啊。”
“要麼投靠其他的節度使,要麼直接去找萬年公主!”
與薑硯池一樣,阿史那曜也想到,其實龍門寨才是最合適的地方。
一來,沈嫿姓沈,她一定會確保“太子”的安全。
二來,龍門寨不大不小,正好適合“蟄伏”,給了“太子”長大的時間。
三來,太和與萬年還有些舊怨,她完全可以借用這次的機會,給萬年添堵,甚至達到“鳩占鵲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