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利州刺史是想趁機“清除”城內的貧苦百姓。
為此必須散布謠言,將他們紛紛引向城外的龍門寨。
但,有個情況,卻被疏忽了——要把人趕出城,人要從哪裡出去?
門的?
出口呢?
州府的四個城門都緊緊關閉,城門樓上還有守衛一天十二個時辰的巡邏,連隻鳥兒都飛不過去,更何況是人?
“……”
刺史聽了謀士的話,都有些怔愣。
是啊!
沒有出口,就算城中的那些窮人們想要出城,他們也出不去啊!
“城門,不能開!”或者說,不能在大白天的,明著開。
就算是夜裡,也隻能偷偷的開個門縫。
這,就需要跟城門的守衛有“默契”。
刺史仔細的思考著,將城池的各種出口都想了一遍。
“哦,對了,還有護城河的閘口,也不能明著開,倒是可以讓看守的人‘賣個人情’。”
興許啊,還能讓這些人發一筆財呢。
嘖,真是便宜他們了!
刺史倒也不是無恥到連這點兒小錢都計較的地步。
他就是習慣性的“霸道”與貪婪。
在這位刺史看來,利州早已就是他的地盤,是他的個人所有物。
利州州府內的一切,也都應該屬於他。
不過,事情緊急,且關乎他的大計,刺史這一次也就不計較了。
“吩咐下去,城門、護城河的閘口等,可以‘通融’。”
“話不要說得太透,而是要委婉些、隱晦些——”
刺史認真地想著,鄭重地交代著。
他這麼說,倒也不是暴露自己,而是擔心越是放開口子,百姓們越是遲疑。
人嘛,骨子裡都是有些犯賤的。
牽著不走、打著倒退。
越是上趕著,越是不能成功。
自古以來,為何禁令、禁書什麼的總是屢禁不止,就是人都有“逆反”心理。
若是禁止的,他們才越相信,越想嘗試。
放開了,任由其一路暢行,反倒會有人遲疑,覺得是陷阱!
明著禁止,暗地裡放鬆警戒,給人留個“後門”,才是最妙的做法。
刺史覺得自己非常英明,對於人心的掌控,對於計謀的運用,都達到了機智。
“主君英明!”
謀士趕忙送上彩虹屁。
刺史愈發高興了!
他根本就沒有想到,自己開的這個口子,不隻是能夠把城內的底層貧苦百姓“清除”出去,還能帶來無窮的隱患。
……
深夜。
又一隊巡邏的守衛,巡視了一圈,便按照“習慣”,找個隱秘的牆角,十來個人或是靠、或是躺地休息著。
城牆下,又有數道人影晃動。
難民的“替換”工作,還在持續進行中。
忽然,吱嘎一聲響動,沉重的城門被推開了一條縫。
而不遠處的護城河裡,也有了撲通撲通的響動。
換了破衣服,頂著一頭亂發的娘子兵們瞬間警戒起來。
他們就地一滾,先混入“難民”的隊伍中,然後趴在地上,謹慎地觀察著。
不多時,開啟的城門門縫裡,擠出了十幾個人。
他們穿著樸素,人看著也老實、怯懦,像極了卑微的底層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