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各方反應!(1 / 2)

沈嫿要的隻是地盤,她不會為難那些官員。

當然,她也不會繼續留任。

一朝天子一朝臣。

不是天子不想用老臣,而是為了穩妥。

古代通訊、交通等都不發達,想要更好地上傳下達,就必須確保“執行人”的忠誠度。

如果執行人不夠忠誠,或是有自己的小盤算,沈嫿這地盤打下來,最終也要為他人做了嫁衣裳。

“吳將軍,組織所有投靠本殿下的人進行考核。不管是娘子兵,還是讀書人,隻要通過考核,就有機會參與縣令的選拔。”

“還有衙門裡的主簿、縣丞、典史等佐官,也要經過考核。有能者居之!”

大盛朝已經有了科舉選士,且已經成為朝廷選拔官員的主要途徑之一。

但,世家依然勢大。

世家或是權貴推薦,也依然是朝廷選拔官員的另一個主要途徑。

沈嫿覺得,她雖然也有跟當地豪族的合作,但,選拔人才什麼的,還是要靠考核。

左右她現在隻有一個利州,治下也隻有三個城池,完全可以按照她的想法,一點點地“嘗試”。

豪族推薦?

可以,但推薦過來的人,也要進行統一的考核。

考核通過者,才能進入到下一步的任命環節。

不考試,直接當官?

對不住!

在她萬年公主的治下,絕不可能!

“……是!”

吳庸略驚訝。

他沒想到,公主竟這般推崇“科舉製”。

要知道,大盛的幾代皇帝,都在不遺餘力地推行科舉選士。

可,一百多年下來,世家的勢力依然強大。

更可悲的是,最早由高皇帝通過科舉選拔出來的寒門人才,經過一百年的發展,也已經形成了新的世家。

這些曾經通過科舉改變命運的寒門學子,當自己占據高位後,也開始大肆搞“推薦製”。

或是結黨營私。

老的世家還盤踞朝堂,新的門閥便已經初具雛形。

所以,一百多年過去了,朝廷上還是科舉與舉薦並存。

公主這態度,似乎更重科舉啊。

推薦?當地豪族?

想到這些,吳庸試探性的說道:“公主,除了考核,還要不要接受幾大家族的舉薦?”

沈嫿轉過頭,看向了吳庸。

她剛才已經說得很明白了啊,所有人都要考試!

有能者居之!

又不是“被舉薦者”優先!

吳庸不是個聽不懂人話的人啊。

這位可是老狐狸,根本不用“明說”,隻是委婉地暗示,他都能聽得懂。

除非——

“吳將軍,你是想說,此次我們成功拿下利州,鄭、陳、黃等幾大家族也都幫了忙?”

這些豪族們,本就是龍門寨的合作夥伴。

如今,又幫著沈嫿在城中做內應。

確實有些功勞呢。

而按照“有功必籌”的原則,確實應該給幾大豪族分潤些好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