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硯池姓薑,就該為了薑氏做貢獻。
而薑硯池染上疫病後,薑氏沒有管他,任他自生自滅,也是可以理解的。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長輩就是長輩,就算有錯,也要孝順!”
諸如此類的思想,不說在禮教森嚴、孝道盛行的古代了,就是在後世,都還有推崇者。
沈嫿卻非常反感這樣的言論,她堅決杜絕親情、道德等方麵的綁架。
“就算是生養有恩,你也是虧欠你的父母、”
“再者,父母生養孩子,是因為自己想要孩子,而不是孩子自己求來的。”
另一個當事人都沒有選擇的權利,何談恩情?
沈嫿知道,自己的這番話,哪怕放在後世,估計也有人罵她“白眼狼”。
可她就是覺得,父母養育孩子是因為愛,是因為自己想要,並不能成為綁架、脅迫孩子的枷鎖。
“父母尚且如此,更何況是隔了一層的祖父、伯父等?”
“若你的祖父、伯父等養了你,還能說句有恩情,可事實上,從你一落地,你就被送去了皇宮。”
非要說有“養恩”,也要算到元安帝頭上。
薑家的族人們,非但沒有養過薑硯池一天,還一直按著他吸血,一直在沾他的光。
至於元安帝,也算不得恩,薑硯池的父親可是為了救元安帝而死。
且,元安帝撫育、培養薑硯池,也是另有目的,他是把薑硯池當成了自己的工具。
沈嫿劈裡啪啦的一通算賬,所說的話,被外人聽到了,肯定會說一句狂妄荒唐、不孝不忠。
可薑硯池聽了,卻眼睛閃爍著亮光。
原來,不隻是他一個人是瘋的,小公主比他還要瘋。
哈哈,對!
哪有什麼恩情,不過都是一筆筆的亂賬。
賬目算清後,薑硯池並不欠任何人,反倒是那些人,見死不救、恩將仇報!
所以,他恨那些人,不是自己腦子有問題,而是道理本該就是這樣!
忽然之間,薑硯池覺得,自己不再是這個肮臟、醜陋世界的一抹孤魂。
還有一個人,她與自己一樣的“瘋”!
“不說這些了,咱們還是繼續討論一下幾大世家的‘底氣’。”
薑硯池暗地裡情緒翻湧,卻還是頂著一張波瀾不驚的麵癱臉。
他把話題撤回來,“薑家沒有分家,天水老家雖然還有一支族人,但根基已經搬到了京城。”
“共四百部曲,分出一小部分留守京城,祖父身邊應該還有近三百的部曲。”
所以,隻崔、薑兩家,加起來,部曲數量就有七百人。
再加上王、李、鄭等幾家……
“嗬嗬,少說也有一千人。”
“元安的日子,確實不好過。”
薑硯池簡單的算了算,就明白了沈嫿的那句話的意思。
又所以,薑硯池也大概猜到了沈嫿的那句“想報仇”的深意。
“殿下,您想再拱一把火?”
世家們兵強馬壯的,不“造反”一下,都有些可惜呢。
而世家中的薑家,與元安帝,都算得上薑硯池的仇人,他們若是鬥起來,又是一場狗咬狗的好戲!
薑硯池都有些期待了呢。
就是沈嫿,也很想看到狗皇帝再被臣子們“兵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