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不好的預感(2 / 2)

這是元安帝刻意討好的表現。

雖然不能拉下臉來卑躬屈膝,但作為一個當了二十多年皇帝的人來說,能夠對臣子如此“和顏悅色”,已經算是屈辱了。

元安帝之所以會這樣,就是因為內心的不安、恐懼。

他沒有依仗,隻能靠著巴結王家,才能保住性命、求得平安。

“然則,從昨日起,陛下就變得強勢許多。”

說句不好聽的,元安帝在王刺史麵前,腰杆子都挺直了。

“阿父,看來,咱們這位上皇陛下,似乎又有了新靠山啊。”

王刺史語帶譏諷地說出了自己的猜測。

這一次,王家主終於抬起了頭,他眼睛儘顯老態,唯有眸光依然明亮。

“莫非是散關那邊?”除了變故?

鄭啟那個老狐狸,在帝王與殷勤之間,又重新選擇了帝王?

“不是散關!”

王刺史卻非常堅定,“兒子了解鄭啟。他不是愚忠之人。”

“再加上,薑家的大火剛剛熄滅,鄭啟應該明白我們幾大家族的實力。”

王家為何會對薑家下手?

除了薑家自己上躥下跳,也是王家想用薑家這隻雞,好好地嚇一嚇某隻生出小心思的猴。

效果很不錯。

薑家出事的當天,消息傳到散關,鄭啟就讓長子,也就是王家的女婿,跑來倉州給王刺史請安。

鄭家嫡長子,還帶了豐厚的禮物。

並表示,鄭家與薑家的聯姻,因為沒有事先回稟老家的長輩,沒有長輩允許,不合規矩。

鄭家已經將薑家女送回,薑家與鄭家再無瓜葛。

如此“當機立斷”的鄭啟,太識時務了,又豈會不顧現實地做個愚忠之人?

“不是散關?那又是哪裡?莫非其他州郡的援軍來了?”

王家主到底是做過宰相的人。

他非常了解大盛的官員、熟知地方上的節度使。

那些粗鄙的兵漢,雖然有似阿史那雄之類的亂臣賊子,可也有馮龜年等忠君愛國的國之棟梁。

阿史那氏反叛,京城大亂。

就算消息傳得慢,這都兩個月了,也該傳到了地方。

得到消息的這些悍將們,定會有所行動。

“安西、齊州兩處的節度使,都是元安提拔上來的,對元安也是忠心耿耿。”

“若是有援軍,一定是他們。”

王家主篤定的說道。

王刺史緩緩點頭,“阿父,您說得對!”

“看來,我們要加緊行動了。”

不能等到“援軍”趕到。

否則,他們這些已經怠慢了皇帝的世家們,必定受到清算。

父子倆正商量著,忽然外麵響起了鼓噪聲。

“傳旨!王家目無君上,勾結叛軍,意圖謀反,抄家查辦!”

一片亂糟糟的聲音中,傳旨的太監,帶著二百衛軍殺了進來。

與此同時,崔家、鄭家、李家等等一等世家,也都被元安帝派人問罪。

府衙的行宮裡,隻剩下了元安帝、高忠良,以及十來個衛兵。

“陛下,動手了!”

高忠良看看計時的沙漏,估算了一下時間,低聲回稟道。

他看著還算鎮定,但心裡,卻已經開始打鼓。

不知為何,高忠良總有種不好的預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