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蒙麵歌王在韓國不是季播節目,導致現在大量的愛豆往上湧,稍微有點實力的歌手都得按劇本期數登台,拿幾期歌王虐新人。
但韓國老牌歌手現在想參加的人越來越少,因為這檔節目目前上了大量的愛豆、演員甚至是搞笑藝人,讓他們會覺得在這個節目上會掉咖。
畢竟韓國和華國不一樣,韓國雖然過氣了,但他們的咖位依然在那裡,後輩甚至咖位低的仍然需要低三下氣的和他們說話,一旦輸給了後輩,咖位掉了,那麼影響可不是一般的大。
這個情況其實也和華國蒙麵歌王類似,有咖位有資曆的不想參加蒙麵,大批不知名、十分過氣的歌手以及選秀、新人甚至是跨界者才會上這個舞台。
而稍微有點資曆的,他們的要求往往是歌王的位置,這是孔有為給不了的,即便退而求其次給他們晉級半決賽,他們也還是不會滿足。
“意思就是,你們現在需要一檔彌補蒙麵歌王缺陷的歌唱經濟類節目,讓一些老牌實力歌手參加,是這個意思嗎?”孔有為的詢問迅速得到了響應。
思索片刻,孔有為也決定,搬出芒果台的那檔轉型之作《我是歌手》,畢竟這檔節目前世也挖掘了無數的韓國老歌手。
而《我是歌手》的想法一出,就得到了無數高層的同意,並且極速開始投入製作。舞台可以利用exo在mbc出道的那個未拆卸的舞台,改善一下即可。
而選擇歌手方麵,隻要先定下8位歌手,4期就有了,依靠這4期,也可以在電視上率先播出,用收視率和翻紅情況挑選更合適的歌手。
這個項目一出手,就有幾位原計劃參加蒙麵歌王的老歌手動了心思,直接改變想法,選擇率先加盟持續時間更長,露臉時間更久,話題度更高,淘汰製度稍微弱化的歌手。
短短一周的時間,就確定了6位歌手,這6位裡有一位還是原計劃的蒙麵歌王候選人,也都退出選擇參加這檔節目,還有一位更是已經成為了蒙麵歌王。
《我是歌手》給出的邀請函,首打的一句話便是:隻邀請出道時間10年以上的歌手,補位歌手需有一定人氣,出道時間5年以上,獲得過一定的音樂獎項。
這個潛規則便然很多歌手望聞止步,有的年輕歌手自認為實力夠,還有一定的人氣,但一看到出道年齡限製,全部都停住了腳步,選擇放棄。
韓國的製作方可以說是迅速很多,娛樂文化產業多樣化使得他們不用上報就能製作,尤其是mbc作為主辦方之一,更是省去了安排檔期的時間。
廣告方麵,有sm和mbc的雙重保證,自然有大把的投資商揮舞著鈔票求節目組把他們收上去,尤其是冠名權,無數一線品牌都在競爭,也讓孔有為賺了大筆韓元。
此刻,舞台的裝修已經完畢,音響直接用蒙麵歌王現場的設備,工作人員也從蒙麵直接搬來,500大眾評審也全部邀請了曾經參加過蒙麵投票的觀眾,目前萬事俱備,隻欠最後一位首發和補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