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磊直接在外間辦公室,給郭小海打了電話通知。過了幾分鐘,又溜出了辦公室,跑到大樓的一個隱蔽角落裡,偷偷的又給郭小海打了過去。
“……海哥,你來的時候可得有心理準備啊,悠著點兒,老板的心情看著可不太好……我懷疑,是不是因為《京州日報》報道的這事兒,因為之前張歸寧部長來了,走的時候臉拉得跟驢臉似的……”
“我知道了,”電話那頭,郭小海沉聲道,“兄弟,有心了……”
“嗐,咱們兄弟誰跟誰呀,”陳磊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海哥,當初要不是你,哪裡有我的今天啊……”
“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結果,你不努力,我就是想幫你也幫不了……”郭小海道。予人恩惠,不提才是高人,切忌不要老是掛在嘴上,那樣不僅得不到彆人的感恩,最後往往還會失去一份友誼。
對於楊弘毅的召見,郭小海其實心裡早就有了數。實際上,在決定找李小曼報道之前,他就已經把這件事前前後後的想了很多遍。
報道出去,楊弘毅如果生氣的話,無非兩條原因,一是沒有經過他的點頭,在他毫不不知情的情況下,在市報發了報道,沒把他當回事兒;第二個,就是這篇報道,相當於是將了他一軍。作為益陽縣的主官,自己治下的老區群眾被逼無奈的自己修路,縣委縣政府在哪兒,他這個一把在哪兒,是怎麼當的。
這兩條,尤其是第二條,這是最讓他生氣的,他作為一把手的威信受到了挑戰。
但是郭小海又覺得楊弘毅即便生氣,但是還不至於到怎樣上綱上線的地步,因為他是楊弘毅,較之多數的官員更為年輕少壯、更為獨立思考,並有著自己的鮮明執政風格的新時期領導乾部。
當然,還有其他的原因,首先,報道是正麵報道;其次。報道中用了不少的筆墨,專門說了當地縣政府和鄉政府多方奔走,給予了有力的支持,但是是因為客觀環境的限製。
想到了這裡,那麼楊弘毅的關注點恐怕就是一個了,那就是這件事情到底能不能做得起來。
如果是自己呢?郭小海不禁想到,如果是自己,最後肯定是要賭一把。求穩,說白了,還不是為了自己的仕途,楊弘毅正年富力強,也有時間經得起挫折,拚一下,或許會有更大的政績資曆,來博取更高的位子,做更大的事情。況且楓葉村的鄉親們又是這樣感人。
經過這樣的分析,郭小海認為這次找他去談話。最主要的,是楊弘毅心裡糾結,想再落實清楚前景到底如何。
這也看出了他對郭小海的重視和信任,畢竟,所謂的落實,也就是聽郭小海再深入的談談。
分析透了,郭小海便決定,這次談話,就要給予楊弘毅以充足的信心,實際上,這段時間以來,他一直在思索,在調研,他要逐步展開一盤大棋。當然,他也有十足的把握,他不會隨便忽悠,真的讓楊弘毅去冒險,畢竟,他曾經是他的貼身秘書,仕途上,已經榮辱與共,所以不論何時何地,他都會儘全力,力保楊弘毅升上更高的位子。
事實證明,郭小海分析的不錯。辦公室裡,楊弘毅一開始便虎著臉,第一句話就是:“這個軍將的我不輕啊,”
郭小海卻沒辯解,隻是恭敬的給上了一支煙,楊弘毅接了過來,然後湊在這個老秘書的火機上點了火。這個動作說明,他隻是表麵的樣子,小小的敲打一下郭小海,其實並沒有發自心底裡的生氣。
“書記,這事我是任性了一點,不過我知道,您不同於其他的那些人,而且一定也有應對辦法的。”郭小海道,“其實,我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從市裡和其他方麵,多爭取到一些政策和資金,幫一幫楓葉村的鄉親們……”
“但是你也應該知道,最終壓力和棒子,都還是要到我的身上,”楊弘毅道。
郭小海沒有說話,靜靜地坐在那兒抽煙。楊弘毅或許是覺得自己的話有些重了,也可能並不想在這個話題上過多糾纏,便擺了下手道:“你也不必太過自責,離任者一般都講求‘穩’,但是那是一般情況,不論是我還是你,我們都不是在這一般之列。”楊弘毅道,隱隱的帶著一股子豪氣。
“什麼樣的將帶什麼樣的兵。”郭小海接道。這是一句很得體的馬屁,楊紅也不禁嘴角微微一抿,有了一絲笑意。不過隨即便又恢複了嚴肅的神色,道:“楓葉村的產業,你到底有多少把握?大路修了,產業能不能做得起來?就憑你現在那個什麼小山貨合作社。我就算能給你投錢,也不敢去投。怕將來自己給自己弄個笑話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