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記載,清朝末年,在京城的一家米店裡,有一個小夥計,名叫宋慶。此人雖然是個小夥計,但是異於常人,體格魁梧,比之尋常的威猛大漢還要高出整整一個頭,更加上膂力過人,一個人能頂兩三個好漢子,因為遠近聞名。據史記載,這宋慶高到什麼程度呢,他成了將軍之後,隨同彆人第一次覲見太後慈禧,慈禧一眼望去,當即便指著他對旁邊的太監道:“那是何人,見我竟然不跪,好大的膽子!”
旁邊的太監忙道:“那就是大將宋慶啊,他跪著呢,”
慈禧因而很是驚奇,道:“跪著都這麼高,真是英武過人,一表人才啊,快叫他站起來看看!”
這宋慶的發跡也頗多傳奇色彩:在一次機緣巧合的送糧中,宋慶被一個京城裡的大官發現了,據傳這官員精通相術,一看宋慶這體格氣度,不禁大奇,對他說:“看你的相貌,將來必定貴不可言,豈能久居市井,屈居他人之下呢。”
這宋慶也並不是傻大個,心路來的很快,當即拜倒在地,道:“求大人指點出路!”
這大官沉吟半晌道:“眼下朝廷內憂外患,你這樣的人才,正應當在軍中效力,也可作為進身之階。”當下,便把他送到了軍中。
不久之後,這官員外放到了安徽做了一把手,便把這宋慶也帶了去。當時,撚軍正在安徽一代風起雲湧,地方地主士紳為了抵禦撚軍,都紛紛出資,自己組建地方武裝,也就是團練,宋慶便被任命為團練長官,擔負起了率領團練力量防禦撚軍的重任。
機會都垂青有準備的人,但是除了要有準備,自身本事還要過硬,尤其是要在亂世出頭,沒有過人之能根本不可能。這宋慶也是,智勇過人,屢立戰功,宋慶很快便聲名遠揚,最終成了清末的一代名將,後來更是被清廷敕封為“毅勇巴圖魯”(猛士的意思)。
說到安徽,又不能不說到晚清重臣李鴻章,他便是安徽人,而且也注重提攜同鄉,典型例子便是後來的北洋軍閥三傑“龍虎狗”之一的虎,段祺瑞,當年隻是個落魄少年,因為是他的小同鄉,所以被他屢次提攜,進了武備學堂,又送去德國炮兵學校留學,最終成了一代風雲人物。
宋慶成名自安徽,他所帶的軍隊,便是李鴻章創辦的淮軍中的一支,又因為他獲贈的“毅勇巴圖魯”的稱號,他的這支軍隊,也就被稱為毅軍,這在當時,也是一支非常出名的能征善戰的軍隊。
現在,趙秀娘舉薦郭小海去投的,便是這支軍隊。
為了躲避追捕,郭小海一路都是奔著小道,晝伏夜出,匆匆疾行,尤其是一開始的幾天,更是硬生生日行近二百裡路,這樣高的強度能撐下來,一是靠身體底子,再一個就是心中的那股子強烈的信念了,找不到左衛門和晴子,更回不去,茫然之下,郭小海現在隻能想著怎麼早日出人頭地,強大起來。這幾乎也已經成了他一個偏執的念頭,似乎隻有這樣,他的未來才有回去的可能。
半個月後。遼西,毅軍某部,野外操演大營。
一個衣甲鮮明的小校,拿著趙秀娘的那封信,帶著風塵仆仆的郭小海,從轅門進去,幾經轉圜,來到了一處操場高台前。
毅軍營副將孫連嶽,正心急如焚。操場曠地上,一門最新從德意誌國購買來的克虜伯大炮,正佇立在那裡,炮身幽森,虎視眈眈的遙指著遠處的靶子。
高台上,華蓋高擎,當中一張紅木雕花太師椅,威嚴整肅。今兒個是個重要的日子,毅軍統領宋大人,將親臨這裡,觀看炮兵營最新的克虜伯大炮的操演。這不僅是對自己手下部隊實力的一次考量,而且也是對克虜伯大炮的一次勘驗,如果滿意的話,將奏請朝廷,再行購買,擴充軍備實力。
操演活動萬事俱備,統領大人即將到來,可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出了岔子了。
原本千挑萬選出來了幾個神炮手,又專門跟著克虜伯工廠派來的工程師學了半個多月,可是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擔當測距重任的主炮手,騎的馬受驚發瘋,被甩下來成了重傷。
其他幾個都是協助的副炮手,本身對新式大炮都不太精通,誰也不敢、也不能擔當重任啊,這真是急壞了孫連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