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馬而來的,是一名傳令兵,當即跳下馬來,取下了身上信筒,“報——部堂大人急電!”
宋慶展開一看,臉色一沉,隨手遞給了旁邊的一將,“倭國人正在前方步步緊逼,戰事吃緊,卻讓我們去沿途剿匪,小小毛賊,還用大軍去嗎。”言語之中,頗有些憤憤不平之意。
郭小海心裡一動,倭國人在關外打仗?是什麼仗?曆史上應該有記載啊。
旁邊大將卻躬身道:“大帥,這些年民不聊生,匪盜四起,關外更是出了名的胡子窩,這其中所說的青龍山,乃是巨匪陳寶山的老巢,陳寶山祖上世代均為豪強,嘯聚山林,手下號稱千人,我們久居關內隴西,這是頭一次奉調關外,人生地不熟,不可小覷啊。”
宋慶“哼”了一聲,卻沒說話。旁邊的郭小海心裡卻觸動不已,青龍山啊,他跟陳寶山和常二虎那可是有交情的,沒想到宋慶大軍居然要去剿滅他們,郭小海心裡不禁一沉。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了,郭小海知道,現在最重要的,是抓住他人生這最後一次的機會了,求生的機會。郭小海當即大聲道:“大帥,我是本地人,青龍山周邊地形我都熟悉,求大帥給機會,我願戴罪立功,為大軍刺探情報,作為前導!”
孫連嶽也忙跟道:“末將願為先鋒,戴罪立功!”
幾名將官在此求情,宋慶哼了一聲,道:“孫連嶽官削三級,貶為遊擊伍長,前頭探路,大軍隨即開拔!”
眾將官齊聲應命,秦兵鬆開了郭小海,跟隨宋慶去了,郭小海身子一軟,癱坐在了孫連嶽的身邊。
一言不合就砍頭啊,郭小海第一次真正體會到了人命如草芥、伴君如伴虎的寒意。
七天後。
青龍山外,三十裡處的一片小樹林,一身山民裝束的王連嶽帶著郭小海,正坐在樹林裡。過不多久,陸續又有幾個裝扮各異的山民,從四麵八方鑽了進來,彙集一處。這幾人,正是做了遊擊伍長的王連嶽所帶的部屬。
青龍山綿延百裡,溝壑縱橫,草木茂盛,主峰青龍嶺更是山勢陡峭,關隘險峻。在這裡嘯聚山林的陳寶山和常二虎他們,正是依托這險峻的地形地利,實力不斷壯大,成了關外首屈一指的一支大隊伍,甚至都敢與圍剿的官軍麵對麵開戰。
王連嶽帶著郭小海幾人,先於大部隊到了青龍山附近,沒敢靠近,因為照著慣例,山上的胡子一般在自己老巢以外二三十裡都會放上暗哨,他們幾個雖然換了便衣,但是一個個都是英氣逼人的好漢子,又都是外地人,太過顯眼。
郭小海一路一直在想著,能有什麼法子脫身,趕緊去通知青龍山的人。大當家的陳寶山就不說了,自己去山上給他治馬的時候,他帶著人據說在外麵做大生意了,一直未見,也談不上什麼交情,可是二當家的常二虎跟自己關係不錯。後來懲治於六和孫鬼子,都是他親自帶著人乾的,還給自己留了金條。常二虎雖然殘暴,但是是個講義氣的豪傑漢子,做的也都是劫富濟貧的事兒,雖然是胡子,但也是這世道逼的,他這樣的人罪不至死,所以不論是從私情還是從大義,郭小海覺得自己無論如何都要先通知於他。
幾人聚集在這裡,彙報了各自情況,大軍就在後麵緊跟,不日將到,可是幾人還沒有摸清青龍山的底細,這讓孫連嶽不禁有些捉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