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貴不還鄉,如衣錦夜行。郭小海騎著一匹白馬,帶著大丫頭,在一隊騎兵的護衛下,回到了孫家莊。
這個陣仗,一下子在十裡八鄉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一時間,郭小海的名字成了孫家莊人人議論的對象,就連高坎街上也都有了風聲。
郭小海散了百十兩銀子,護送的兵勇個個興高采烈的回去了。這邊盧大亨挺胸凹肚的,接下來的婚禮操辦的更是熱鬨非常。
規矩從古至今都是一樣,一共辦了兩場:在孫家莊由盧大亨為主家,操辦了一場,盧大亨笑逐顏開,罕見的慷慨大方了一回,因為姑爺的身份,他的層次一下子也躍升了何止三級。
郭小海這邊,自然是以豆腐張這邊的名頭操辦了,不過卻是在更大的旗口鎮辦的。
喜事之前,郭小海帶著大丫頭,首先拜會了趙秀娘,借著這個機會,趙秀娘收了大丫頭作為乾妹妹,這也算是送了郭小海的一份大賀禮。
也正因此,郭小海便也有意把豆腐張接了來,安置在旗口鎮。因為豆腐莊的兩個兒子,張老大和張老二,那是無一不孝的東西。在孫家莊辦喜事的時候,郭小海就見到了這兩個家夥,看到他們豔羨和貪婪的目光,郭小海更不放心把豆腐張一個人放在孫家莊,那樣早晚得叫他們給逼死,正好,趁著這機會,手裡也有了些錢,郭小海便在趙大奶奶家附近買了個小院,把豆腐張也接了過去,繼續做他的豆腐,在這鎮上經營,順便也有個照應。
搬到了旗口鎮,這婚事便主要是在趙秀娘的操持下辦的,自然是熱鬨異常,空前隆重。
古人說,人生三大喜事,洞房花燭夜便是第一等的大事,郭小海也算是有了一次切身的體驗。新婚的日子,兩個年輕人黏在一起,好的蜜裡調油,不覺間,兩個星期已經過去了,郭小海收到了消息,大部隊已經開拔前線,戰事吃緊。
想想自己的前程,再想想以後的餘生,郭小海不由得惕勵自省,這樣老是窩在溫柔鄉裡,可不是個辦法,於是便辭彆了大丫頭和乾爹,一人一馬,又要趕赴毅軍大營。
大丫頭知道他這是奔赴前線,雖然擔心,但也隻能囑托讓他好生保重。
“放心,富貴險中求,早一天能飛黃騰達,我就回來接你,到時候,不論是去哪兒,咱們都不再分開!”郭小海道。人在孤獨和陷阱中,都是感情最容易依賴的時候,大丫頭現在已經是他的精神依托了。
郭小海所騎白馬,是精挑細選的大宛良駒,一人一馬,行動迅捷,估摸著趕上個一日一夜,便能感到聊唄前先大營。
但他顯然低估了這個世道的太平,離開了旗口鎮,奔行了不到半日,到了一處叫趙家溝的地方,郭小海正縱馬馳騁,旁邊忽然傳來一聲響聲,緊接著又是兩聲。
郭小海大驚,這聲音他太熟悉了,是槍聲!正回頭四顧,又是一聲槍響,他頭上的帽子被一槍打落在地。周圍是大片天地,青紗帳子已經起了半人多高,郭小海情知可能是遇到胡子了,一夾馬腹,喝了一聲,縱馬急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