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4章 道法生活(1 / 2)

逍遙小村醫 西山小員外 4790 字 10個月前

看著這個拾荒老人一般的導師,郭小海心裡卻沒有一點兒的輕視,相反,這回他露的這一手蜂蜜灌腸,讓郭小海佩服的五體投地。

“是不是覺得搞基礎理論的,就是要坐在屋子裡,沒日沒夜的埋頭在故紙堆裡。”張伯祖看著郭小海問道。

郭小海有些不好意思的撓撓頭。張伯祖從皺巴巴的煙盒裡掏出了一支煙,遞給了郭小海,郭小海一看,竟然是十塊錢的紫樹,不過趕緊接了過來,又忙掏出火機,想給張伯祖點上。張伯祖卻伸手指了指車廂上頭禁止抽煙的標誌。

兩人隻好叼著煙,過乾癮。

“老師,您這手蜂蜜灌腸,真是太奇思構想了,怎麼想到的啊。”郭小海忍不住問道。

張伯祖道:“看來你雖然考上了研究生,但是看書還是太少了,”他頓了一頓,接著道,“神醫張仲景你應該不陌生。”

神醫張仲景,怎麼能不知道呢。張伯祖接著,便講述了張仲景的一則小故事:

張仲景年少的時候,隨同鄉師父學醫,由於他聰穎博達,旁學雜收,所以長進很快。有一回,來了一個唇焦口燥、高熱不退、精神萎蘼的病人。他師父診斷後認為屬於‘熱邪傷津,體虛便秘’所致。需用瀉藥幫助病人解出乾結的大便,但是這病人體質極虛,用強烈的瀉藥病人身體受不了。他師父行醫幾十載,但是麵對著這個樣的情況,沉思半響,卻沒能想出個合適的辦法來。這時候,一直在旁邊動腦筋思索的張仲景,卻想出了一個辦法。

“就是用這蜂蜜灌腸?”郭小海不由得道。

張伯祖點點頭,“不錯,熬成塊的蜂蜜入體,很快會被融化,直接在燥結處潤滑,所以患者很快便能拉出來了。這實際上,就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藥物灌腸法。”

“我想起來了,”郭小海一拍腦袋,“張仲景的《傷寒雜病倫》中,有這個治法,名叫‘蜜煎導方’。”

張伯祖點點頭,“既然知道,為何方才沒想到用呢?”

郭小海不禁羞慚,也暗自更加佩服這位導師了,道:“書讀的還是不夠深入,讀死書,不知變通,更沒想到怎麼在實際中運用……”

張伯祖點了點頭,“大道至簡,彆小看了基礎理論,你看那些大家,不論哪個行業的,修為到了一定程度,都會反過來,再去學習那些基礎的東西。那些高水平運動員,水平修煉到了頂峰,卻沒有一個去弄那些花巧的,反而都再練習最基本的動作……”

郭小海連連點頭,細細想來,研究基礎理論的群體,確實可以分成兩部分,一是剛入門初讀的,而另一部分,則是巔峰高手,回頭再細細研讀的。

這位被人認為性情古怪的導師,實際上恐怕卻是醫科大學裡的掃地僧呢。郭小海心裡不由的暗道。想著將能跟隨這位不顯山不露水的大師學習,還是獨一個的徒弟,郭小海不由得有種偷偷發現了一大筆寶藏的興奮感。

“……基礎理論研究,也不是淡淡的讀書,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除了有字書,生活這本無字書更是學問深透,受益無窮,尤其是我們中醫這門學問,就是勞動人民千百年來生活經驗的總結,隻有深入生活,才能達到的真正把這些學問融入自己的血脈、渾然一體,運用起來,如臂使指的境界。”

張伯祖頓了一頓,又道:“凡事理論功底研究的深透的,沒有水平低的,幾千年來祖宗總結出來的這些經驗知識,能讀深讀透了,就不說推陳出新什麼的了,就是你照搬照用,能嫻熟運用好了,都能成一個神醫了。”

郭小海連連點頭,深以為然。

此時,那個妙齡女子被她媽攙扶著,已經走了過來,小臉已經洗的白淨淨的,頭發上還帶著晶瑩的水滴。

“大叔,謝謝你了……”女子坐下來,對張伯祖道,老婦人也滿臉感激。

女子又看了郭小海一眼,本來已經白皙的俏臉上,忽然飛滿紅霞,忙低了頭去,輕聲道:“謝謝……”

“應該的,”郭小海笑笑,女子的臉卻更紅了。張伯祖道:“以後注意下飲食,辛辣、冰冷的東西少吃,我試了你的脈象,應該沒什麼大事,不過,既然要去醫院,也就彆半途而廢了,去做個常規檢查,畢竟中西醫各有所長,都要用其長處,而不是非要對立起來……”

郭小海點點頭,言傳身教,張伯祖這也是在教他呢。

話音未落,就聽有人道:“不錯不錯,專家教授就是專家教授啊。”方才那個大腦門中醫和年輕西醫兩人走了過來。兩人手裡都還提著東西。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