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章(1 / 2)

大明小貪官 參果寶 8667 字 9個月前

整個衛輝到新鄉一段的碼頭都在施工, 施工期間隻避開了原來的舊碼頭,特地隔離出來一條通道,就是為了維持來往客貨船的正常通行, 等到其他地方一旦建好可以投入使用了,再將舊碼頭一舉拆除, 納入擴建的範圍內。

這是秦修文請了好幾個這個時代的建築規劃能手想出來的法子,為了不影響目前舊碼頭的使用, 同時又加快新碼頭的建設進程,大家是想儘了辦法, 幾處同時施工,每一處都有專人進行每日的督建, 儘管這個年代很多地方全靠人力, 但是同時這年頭的百姓是真的肯賣力乾活,日複一日的勤勤懇懇, 毫不惜力, 不過才兩個月不到的時間, 新碼頭已經有了雛形。

來往客商每次經過衛輝府碼頭,隻要一下船就能看到許多地方都在熱火朝天地修建, 還沒等他們開口詢問, 就已經有年紀小點的孩童抱著一遝厚厚的大幅麵紙張跑過來, 拿出其中一份, 直接遞到對方的手中:“這是我們衛輝府發行的“衛輝時報”第一期,裡麵有所有關於新碼頭的規劃和開放使用時間, 十文錢一份, 您想要來一份嗎?”

不過十文錢,而且聽說是衛輝官方發行的報刊,基本上所有人都會買一份, 甚至有些人還會一口氣買個十份八份,送給有需要的親朋好友。

要知道在明代一份邸報是非常昂貴的,邸報就和現代的報刊一樣,應該是一日一發,一般是記錄朝會中議論之事,然後由京中秀才謄抄過後再發往全國,但是也隻有各地的最高級長官才能獲取,最高級長官再派人摘抄一些關於他們所在地的要事要聞發給底下的官員,其他事情則是略過,畢竟人力謄抄,能節省一點是一點。如果底下官員想要知道京中發生事情的全貌,還得有自己的門路才行。

就像周邦彥,雖然是四品知府,一方大員,在京城中的時候背靠周家每天讀一讀邸報是最平常的事情,但是到了衛輝府後,再想看京中的邸報,就要派周家仆人往返相送,就這路上的車馬費來回一次就得好幾十兩銀子!富貴如周邦彥,也不是每一期的邸報都看,而是由周家摘錄下來認為重要的內容再送交到周邦彥手上。

所以當有人聽到這個和邸報差不多的刊物,隻要十文錢就能獲取的時候,隻要能識文斷字的,基本上都會來一份。

這當然也是秦修文搗鼓出來的玩意。

活字印刷術其實早就已經發明出來,隻是很多珍貴書籍筆談之類的,還是以文人內部抄寫為主,隻有一些銷量很好的話本子、四書五經以及蒙書三百千之類的,才會有大作坊用活字印刷術進行印刷。

這方麵秦修文其實很能理解,很多時候人們逐利而生,在沒有一定利益驅動的時候,就不會去大力發展某一個其實十分有潛力的領域。

此時的大明,很多印刷小作坊還用著雕版印刷術,因為雕版成本低廉,字數固定的情況下,隻要請工人雕刻出需要的版麵再進行印刷即可,適合一些小篇幅的書籍印刷,畢竟此時的人工是最便宜的。若是要做活字印刷,活字不僅僅要一直更換燒製,就是排版也需要好幾個會識字的工人,這樣的人請過來做工,本身工價就要高出不少,在不確定銷量的情況下,還不如使用手抄或者是雕版來節省費用。

秦修文這份報刊就是用的雕版印刷術的技術,他的工坊已經建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收購了衛輝府內一家瀕臨倒閉的印刷工坊,讓他們搬到新碼頭那邊的租地後,就開始了印刷。

一開始秦修文還想要工坊用活字印刷的方法來印,結果卻被裡麵的老師傅一口否定,說成本太高,賣出去一萬份恐怕都回不了本,這才打住了這個主意,老老實實先聽老師傅的話。

那老師傅姓袁,既是袁家印刷坊的老師傅又是主人,傳到他這一代已經是第四代了,祖祖輩輩都靠這門手藝吃飯,但是奈何傳到了袁師傅這一輩,他手藝是極好的,但是卻為人太過耿直,得罪了不少書商,乾活又特彆較真,導致他家作坊的生意一如不如一日,差點都要沒米下鍋了。

所以在季方和找上他的時候,他都不敢相信對方要買下他的作坊,一個是自己不想把祖業賣出去;還有一個則是覺得對方可能是騙子,否則瞎了眼了要買他們的作坊?小貓三兩隻的,印刷用的工具都沒多少,買他們作坊乾什麼?

一開始袁師傅還一口回絕,說是自家的祖業,說什麼也不會賣給外人。但是回去和自家妻子一說,直接被他妻子一頓臭罵:“你守著這個破印刷坊有什麼用?一天到晚連個鬼都不進來的!原本都打算把這個印刷坊給關了回村裡種地去了,現在有人來買,你又拿什麼喬?一千兩彆說買你的印刷坊了,就是把你賣了都值了!”

袁師傅被罵得直接臉黑,摔門就走,但是出了門之後被風一吹,腦子又有點清醒過來,仔細想想自己妻子的話,竟然都是道理。

最後袁師傅還是不情不願地將印刷坊給賣了,但是當他知道買主竟然願意還用“袁氏印刷坊”這個名字,而且還聘用自己的當大師傅的時候,袁師傅心裡一下子就定了,再沒任何不情願。

不管東家給他開多少銀子的工錢,隻要是在“袁氏印刷坊”做工,乾到死他也願意啊!

等到他帶著三個徒弟將家活什搬到新的場地的時候,四個人推著三輛板車立在那巨大的匾額前,驚地都不敢進去。

“是,是這裡吧?”袁師傅不敢置信地問。

他的大徒弟咽咽口水,揉了幾次眼睛,才肯定道:“是這裡,上麵寫的就是“袁氏印刷坊”,沒有錯!”

要在印刷坊裡做學徒,第一件要會的事情就是識文斷字,況且這是自己看了無數遍的幾個字,自家的招牌,怎麼可能會認錯?

越走到裡麵,袁師傅就越害怕,其實整個房舍修的很樸實無華,看著就是用料紮實,沒有什麼華貴的東西在裡麵,但是隻有一個字,大!整個空間實在是太大了,還分了不同的區域,有印刷區、校對區、燒製區、雕版區、晾曬區等等。

對,他們做印刷的時候,確實是需要這些區域,劃分的是沒有錯,但是他們根本不需要這麼大的地方啊!

這個作坊粗略過去一下,居然占地要十幾畝,還不包括一些外圍的區域、院子、門廊等等,甚至還有一個樣品陳列館,這不得光地皮就要二十多畝?

瘋了吧?他們之前的“袁氏印刷坊”所有地方加在一起也就兩畝多點,這是哪裡來的敗家子啊?!!

更何況,目前這麼大、這麼空曠的地方,就他們師徒四個人!

望著就擺了一個小房間的印刷器具,袁師傅陷入了沉思……他第一次感覺到自己,很弱小,很無助。

好在馬上季方和就趕了過來,交代了秦修文的要求,又和袁師傅討論出了最簡單省錢的印刷方式,定下來先印多少份,采買多少紙張,給袁師傅定下任務後,袁師傅有了活乾,這才心裡稍微安定了一點。

可能就是個敗家子吧!不管怎麼說新東家也接到了官府的生意,可能有點門路,反正都把印刷坊賣給人家了,人家想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吧。

隻是在離開作坊的時候,忍不住又抬頭看了一眼這個牌匾,心裡默默地歎了一口氣:可能做這個袁氏印刷坊的主人都是不擅長經營的吧,袁氏在自己手裡做了二十年,不知道在這位手裡能堅持個幾年?一份幾個字的報刊都要弄個什麼活字印刷,這位東家是真的是什麼都不懂!

秦修文還不知道自己被袁師傅吐槽了,如今他每日忙的跟個陀螺一樣,印刷坊建成了都沒有去看過一次,都是季方和在幫他跑。

秦修文最開始的時候就想過,留一塊地自用,用來建的工坊就是印刷工坊,在這個年代,紙媒隻有官方邸報一家,其他彆無分號,秦修文在第一次看過朝廷的邸報後,就萌發了做報紙的想法。

扼住了輿論的咽喉,才能永遠站在道德的製高點——這是現代社會教給他的道理。

在他那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並不是說信息越多就越能知道真相,反而是誰越掌握話語權越代表“真相”。在他那個年代,紙媒已經沒落,短視頻、微博等大行其道,一條熱搜幾百萬上千萬人的觀看,就是不感興趣不了解的人,都要被迫吃瓜。

而現在,紙媒還是一片空白,秦修文完全可以填補這片空白,尤其是在衛輝,他要讓整個衛輝都認可他,那麼必須有話語權,有認可度。

但是他不可能抓到一個人就對他說自己對衛輝是如何的兢兢業業,做出了哪些功績,這是最下等的做法,也是最沒效率的做法。

然而光靠老百姓口口相傳?那總是容易傳出問題,不是每一個人都有說書先生那般的口才,總需要一個可控的引導才能達到秦修文的目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