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窮鬼驚呆了。
“這可是大錢,以後留著給你和渝姐兒成婚用的,我可舍不得花。”周笙小心翼翼合上蓋子,“這些首飾也是,這裡麵還有金的,到時可以融了重新打,娘已經打聽好誰家手藝好了。”
江芸芸眼巴巴地看著她把銀子收了回去,又哼哼哧哧埋在被子裡。
“還有小碎銀的。”周笙又在裡麵掏了掏,然後又捧出一個小盒子,打開給江芸芸看。
這裡麵都是剪碎的銀子,滿滿一大盒,瞧著衝擊力比那十個銀元寶衝擊力還大,畢竟日常生活都是用碎銀子比較多。
“這裡才是我們的日常開支,對了,你給樂山的錢發了沒?”周笙隨口問道。
江芸芸苦著臉搖頭:“月俸發了,年終獎還沒發呢,京城物價好高,我花錢也控製不住自己,有點大手大腳。”
“京城可是大地方,肯定花錢多,你人生地不熟在那裡,肯定是要到處交際的,花錢也是正常的,不是大手大腳。”周笙安慰著,然後抓了一把碎銀子到江芸芸手中,大方說道,“樂山的錢你記得給他,你自己給,讓他也開心一下。”
江芸芸小心翼翼捧著銀碎子,突然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你這次出門,我給你帶兩百兩銀子。”周笙大方說道,“沒錢了,娘給你掙。”
江芸芸一把抱住周笙,哭唧唧說道:“大腿,金燦燦的大腿啊。”
周笙紅了臉,把她推開:“胡說什麼,我才不是大腿,我是你娘。”
江芸芸打開荷包,把銀碎子小心翼翼放進去:“那我申請漲月俸。”
周笙迷迷瞪瞪看著她:“什麼意思。”
“你給江渝多少錢?”她嫉妒問道。
周笙老實說道:“不給錢的,要什麼我給他買什麼。”
“哎。”江芸芸呆住了。
“小孩子要什麼錢!”周笙嚴肅說道,“會學壞的,而且要是被壞人知道了,怎麼辦,多危險。”
江芸芸想了想:“那我不申請了,兩百兩就很好了。”
“你要是讀書不夠,那我再給你一百兩。”周笙回過神來說道,“沒事的,出門在外,花錢買平安也是很正常的。”
“不了,要一視同仁。”江芸芸嚴肅說道,“但是我今年的壓歲錢,娘怎麼還沒給我。”
周笙噗呲一聲笑了起來。
“我是老大,我要多一點。”江芸芸話鋒一轉,嬉皮笑臉說道,“這個可以偏心的。”
—— ——
江芸芸熱情得給樂山發了五兩銀子的年終獎,還多給了一兩。
“在京城整天忙得跑上跑下的。”江芸芸笑眯眯說道,“你該得的,而且可以攢錢考慮終生大事了。”
樂山的臉也不知是激動的,還是羞紅的,半晌沒說話。
“走吧走吧,這幾天好好玩,不用跟在我邊上了,加班費很貴的。”江芸芸苦惱地把人打發走。
樂山在京城那一年可是全年無休,江芸芸最後的十幾兩銀子全給他了。
但是樂山隻收了十五兩。
江芸芸大為感動,勵誌要努力掙錢。
門口,江渝趴在門口眼巴巴看著:“你的荷包好鼓啊,娘是不是給你好多錢了。”
江芸芸一本正經說道:“我可是大人了,過幾日還要出門讀書呢。”
“我也是呢。”江渝挺了挺小胸膛,“我會幫忙談生意的。”
“我是解元了。”江芸芸得意洋洋說道。
江渝沒說話了,有點不高興的樣子。
“那除了大錢,娘有沒有給你小錢啊,娘都沒有給我錢。”她篤定說道,“怎麼偷偷摸摸給你錢了。”
小春在背後拆台道:“可你每次買什麼,夫人都給你買啊,芸哥兒人在京城,陳媽媽都說芸哥兒這個花錢速度,說不定在偷偷吃糠咽菜也不跟我們說呢。”
江芸芸聽得臉都黑了。
——感情他們都是這麼想的。
怪不得周笙剛才給錢的時候,一直都是一臉心疼的模樣。
她剛開始還以為是心疼錢。
原來是心疼她啊。
江渝回過神來,拍了拍手:“也對呢。”
江芸芸輕輕冷哼一聲,但很快眼珠子一轉,把江渝招呼進來:“來來,你的壓歲錢我還沒給吧,我也給你錢。”
江渝眼睛一亮,屁顛屁顛走進來。
“但是有個條件。”江芸芸又說道。
江渝嫌棄說道:“我就知道你沒有這麼大方。”
“現在是你沒錢,還不聽我的。”江芸芸冷笑一聲,“你就說這錢賺不賺。”
“賺!”江渝充滿江湖義氣地說道,“上刀山下火海,一定都給您辦了。”
江芸芸揉了揉小孩的腦袋。
江渝撥開她的手,伸出自己的手遞到她麵前,大有一手給錢,一手談事的架勢。
江芸芸爽快地掏出兩個碎銀子放到她手中。
“你一個月要給我寫兩份信,信中要寫寫黎家的情況,尤其是寫一下我師娘的事情,幫我看看她身體好了沒。”江芸芸說道,“還有家裡的事情也要說的。”
江渝捧著碎銀子,不解問道:“你師娘不是說病好了嗎。”
“多關心一下嘛。”江芸芸笑說著,“要一直關心下去的。”
“行吧,反正我也整天去黎家玩。”江渝爽快答應下來,然後捧著銀子跑了。
江芸芸看著她蹦蹦跳跳的身影,歎氣:“我就說還是要多讀書嗎,要是有個文憑就不會被騙了。”
每個月兩份信,路費可不便宜,江渝小朋友十有八九要倒貼了!
日子一晃而過,臨走前,江芸芸又去了黎家拜訪,黎淳在書房見了她。
“好好讀書去。”黎淳說,“私塾和官學差彆很大,白鹿洞書院自來是考學重地,理學之風濃鬱,你會有新的收獲的。”
江芸芸認認真真點頭。
“路費可是夠了?”黎淳問。
江芸芸小聲炫耀道:“我娘現在可厲害了。”
黎淳選擇閉眼不聽。
——真是多嘴的一天啊。
江芸芸得意地哼哼唧唧了兩聲。
“那就去好好讀書吧。”黎淳低聲說道,“其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