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退出了金鑾殿,他的腳步匆匆,心中早已籌劃著如何執行皇帝的命令。
從現在開始,一步錯,滿盤輸。
夜深了,京城的街道上寂靜無聲,隻有巡邏的士兵和偶爾傳來的狗吠打破了這份寧靜。
蔡京的身影在月光下顯得格外孤獨,他的眉頭緊鎖,思緒飛轉。
他首先召集了忠誠的將領,密謀著如何整頓軍隊,重建士氣。
他們討論了深夜,直到蠟燭燃儘,才各自散去,心中都明白,接下來的日子將是血與火的洗禮。
緊接著蔡京又派人去抓鹽商,與遼國勾結的鹽商肯定是抓不到了,他們人都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
所以蔡京隻能在京城大肆的搜捕,把所有的鹽商都抓起來湊數。
一時間鬨得滿城風雨人心惶惶,這才總算是讓宋徽宗消了氣。
這麼做可以應付得了皇上,但是卻引發了更加嚴重的危機。
那就是京城的鹽商被抓了起來,外地的鹽販子也不敢入京。
所以整個京城百姓,一時間居然買不到鹽。
就算能買得到,價格也是水漲船高,足以令人奢望。
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此不滿的人紛紛鬨鬨起來,以至於整個京城之中,生出了大量的事端。
蔡京站在高高的城樓之上,望著京城的混亂,心中五味雜陳。
他明白,這一切的動蕩皆由他的一紙命令引起,但為了皇命,他又豈能有退路?
他的目光堅定而銳利,如同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儘管明亮,卻帶著幾分寂寞和冷漠。
京城的百姓們開始在小巷、市集、茶館中竊竊私語,議論著鹽價飛漲的原因,也議論著蔡京的鐵腕手段。
有人說他是忠臣,有人說他是權臣,更有人說他是暴君。
蔡京聽著這些流言蜚語,心中不禁苦笑。
他知道,無論是哪種評價,都無法改變他的命運。
就在這時,一名身穿黑衣的信使悄無聲息地出現在蔡京的府邸。
他帶來了一個密信,是來自邊疆的緊急軍情。
原來遼國趁著宋朝內部的混亂,正在集結大軍,準備發起突襲。
這個消息如同晴天霹靂,讓蔡京的心沉到了穀底。
蔡京知道,他必須立刻采取行動。
他召集了他的謀士和將領,夜以繼日地製定戰略。
他們決定先行穩固內部,安撫民心,同時秘密調集精兵強將,準備迎擊遼國的進攻。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蔡京親自走訪了京城的每一個角落,他去了市場,去了民宅,甚至去了最貧困的胡同。
他看到了百姓們的苦難,看到了他們對鹽的渴望。
他的心中充滿了愧疚,但他也知道,現在不是流露情感的時候。
但必須要堅強,要為這個國家,為這個民族的未來而戰。
與此同時,京城的百姓們也開始了自救。
他們暗中聯絡,試圖找到解決鹽荒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