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秦昊,雖有著雄心壯誌,想要推翻舊有的秩序,建立新的規則,但他也必須謹慎行事,確保朝廷與世家門閥之間的關係,如同琴弦一般,既緊張又和諧。
秦昊思索了片刻,轉頭對董思成說道:“傳朕旨意,凡牽連不深者,且看他們的表現。若能讓朕滿意,朕便既往不咎。”
“董太傅,這件事既然他們找上門來了,就由你來處理好了。”
董思成在一旁聽得真切,他自然明白秦昊的深意,想要讓他從那些門閥世家身上,儘可能多的獲得一些利益。
他微微頷首,拱手道:“陛下英明,臣必竭儘所能,妥善處理此事。”
緊接著,秦昊提出了成立內閣的構想,他的聲音在殿堂內回蕩,充滿了決斷與自信。
這一想法猶如一顆投入湖中的石子,激起了層層漣漪。
董思成、謝安、史明翰等人會意,紛紛表示讚同和支持。
而那些武將們,雖然對內政事務不甚擅長,卻也明白秦昊此舉的深遠意義,因此並未有絲毫異議。
整個過程,氣氛融洽,內閣的成立,全票通過。
秦昊微微一笑,那笑容中透露著幾分從容與淡定:“既然內閣已經成立,那麼接下來,朕就要將內閣的名單定下來了。”
“內閣首輔、次輔各一人,成員三人,共計五人,他們將協助朕處理日常的政務。”
他掃視了一眼在場的大臣們,繼續說道:“在座的各位,都是我大夏的股肱之臣,能力卓越,無需多言。”
“但凡事都要講求資曆與威望,尤其是內閣首輔,乃文臣之首,故內閣首輔之位,必需有德者居之。”
“朕決定讓董太傅出任首任內閣首輔,次輔由首輔舉薦,內閣成員由首輔和次輔共同舉薦,諸位可有異議?”
秦昊的話音落下,禦書房內一片肅靜。
在場的眾人都知道,這是秦昊對他們的信任和期待,也是他們展現自己才能的絕佳機會。
所以,對於秦昊深思熟慮的提議,眾人心照不宣地沒有反駁。
董思成順理成章地坐上了首任內閣首輔的寶座,成為文臣中的翹楚。
一時間,祝賀之聲此起彼伏,董思成臉上難得地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麵對秦昊的真心相待,董思成也投桃報李,舉薦了謝安為內閣次輔。
隨後,董思成與謝安兩人共同推舉衛征、吏部尚書唐晉臣以及禮部尚書史明翰三人入閣,共同組成了大夏的新內閣。
唐晉臣在得知自己成為內閣成員後,深感責任重大,同時也感到自己年事已高,恐難勝任繁忙的政務。
於是,他主動請辭,卸下了吏部尚書的重任。
這一決定,無疑為朱國公朱桂的大兒子朱永安提供了機會。
在唐晉臣的舉薦之下,秦昊拍板,吏部右侍郎朱永安順利接任了吏部尚書的職位,成為了大夏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