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雨化田宣讀了他即位後的第一道詔令。
“董卓亂賊,欺君罔上,攜西涼數萬亂賊,挾持天子,殘害百姓,其罪當誅!夷九族!”
“其餘夥同黨羽者……”
說到這兒的時候。
那些擁戴董卓的文臣武將,已隱隱猜到了什麼。
轉身想向外逃,但背嵬軍就在宮門口。
當即拔出長短刀,將他們押了回去。
雨化田接著念下去。
“其餘夥同黨羽者,沒收其財物,當庭處斬,剝去人皮,以草囊充之,懸於午門!誅九族!”
這一番話徹底擊潰了台階下眾賊的心態。
他們紛紛痛哭道。
“冤枉啊,陛下,臣等也是被董賊裹挾,不得已而為之啊!”
“臣對大漢忠心耿耿,天地可鑒!”
“臣有死而已,隻求陛下看在往日的苦勞上,寬恕臣的妻兒!”
“臣上有八十老母並無過錯,請陛下寬恕!”
“乞陛下饒命,臣願肝腦塗地,以報陛下隆恩!”
看著這一個個痛哭流涕的麵龐,劉辯的心裡沒有絲毫波動。
你家中有八十老母又如何?
跟我又有何關係?
我母親何太後可是早就被董賊害死了,那時爾等又在哪裡?
因此麵對眾人的哀求,劉辯隻是冷冷道。
“斬!”
“還給朕猶豫什麼?留著他們謀反不成?現在就斬!當庭斬首!就在這未央宮斬!”
“朕要親眼看看這些亂臣賊子是怎麼死的!”
什麼?
眾大臣皆驚懼不已。
他娘的!
曆數大漢數百年,從來沒聽說過這等律法啊!
未央宮殺人……
簡直亂了規矩!
但周遭的背嵬軍可不顧這一切。
他們隻忠於劉辨。
劉辨的命令就要毫不猶豫地去執行!
當即推倒數人。
手握長刀,狠狠地斬落下去。
噗嗤!
鮮血四濺,濺射在了宮殿的大柱上。
還有一些大片鮮血,濺在了周邊諸大臣的臉上。
“啊!……”
“殺人了!!”
一個大臣終於崩潰了,失聲大叫。
劉辨皺皺眉頭道。
“成何體統?枉為大漢臣子!拖下去沒收財物,若有他罪,當即斬首!”
沒有人知道他的下場是什麼。
現在還在場中的大臣皆戰戰兢兢,將頭深深埋下,不敢多說一句話。
暴君哪!
大漢朝出來這麼一位暴君,真是不幸!
恐怕以後的日子……
比在董卓麾下還要艱難!
這時。
太仆卿袁逢手持笏板,上前道。
“臣有本奏!”
“講!”
“臣以為董賊雖然可恨,然擅自殺之,深為不妥。”
劉辨沉默不語。
袁逢不管不顧,接著道。
“董賊既死,然涼州,並州數十萬鐵騎,仍盤踞在洛都之外。”
“郭汜,李傕,呂布之流,皆掌有兵權,華雄,胡軫,徐榮等輩,各有勇武!”
“陛下輕易斬殺董賊,固然痛快,可若亂賊群起,共攻洛都,則洛都不保,陛下天子之位又何焉存?”
“陛下又至洛陽六百萬百姓於何地?”
這一番話看似是忠言逆耳,卻讓劉辯冷笑不止。
朕不殺董卓,那董卓就要殺朕。
難道自己什麼都不做,任由董卓肆意屠戮嗎?
再說。
這袁逢可不是什麼好東西。
他的兩個兒子。
一個叫袁紹,一個叫袁術。
袁紹成了割據北方的諸侯。
如若官渡之戰不敗,日後也定是個曹操式的人物。
另外一個袁術,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韙,直接選擇了稱帝。
要說背後沒有袁家的手段,劉辯可絕不相信。
這袁家號稱四世三公。
誰知道是世世代代都心存謀逆,妄想顛覆大漢的皇權!
這袁逢早晚要殺了!
不僅如此……
劉辯看向麵前站立的一排排文武大臣。
這些領著大漢俸祿,受著天子恩澤,整日都稱要為皇帝分憂之人。
如今見了天子受難,卻連一個站出來的都沒有。
留著他們又有何用?
利用一番後,也該是儘數斬殺的下場。
朕是暴君!
暴君就是要斬草除根,絕不給他們留下反抗的機會!
朕要清本溯源。
還大漢朝一個朗朗乾坤!
想到這兒,劉辯淡淡道。
“此事不急,明日再議,諸位退朝吧。”
聲音一頓。
劉辨好似想到了什麼,又道。
“值此大漢危亡之際,諸大臣理應與天子共患難,若有敢退避,擅離洛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