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董承跪倒在地。
劉辨微微一笑道。
“國舅,數日不見,朕甚是想念啊。”
董承有些顫抖道。
“不敢,不敢!”
開玩笑。
吾又不是你的國舅。
你想念什麼?
而且這暴君一向為人暴虐,什麼時候還會想念彆人?
除非是……
想要殺人的時候!
一想到這兒。
他頓時臉色也跟著有些煞白。
隻能低下頭去,生怕劉辨看見。
看他這表情,劉辨不用腦子去想,都知道他心裡有鬼。
你一個反賊,要造反也好歹裝一裝嘛!
生怕彆人不知道似的。
就你這素質,也好意思出來造反?
劉辨微微搖頭。
應該是第一次造反,造反經驗不是太足。
也可以理解。
隻能讓你下輩子,好好吸取經驗了。
念頭及此。
劉辨又露出笑容道。
“國舅,朕這幾天,心裡老是想說什麼,但話總得有個頭啊?”
“想來想去,隻好喊你過來,想要說說心裡話。”
聽見劉辨說這話,董承微微放鬆道。
“臣不敢。”
劉辨笑道。
“你身為大漢國舅,有什麼不敢的?”
“跟朕來。”
說罷走出未央宮,身後跟著數十人,一直到太廟,又去了功臣閣那裡。
劉辨取過廟祝送來的香,低頭焚燒,又拜了幾拜。
這才往前走去,一一看向大漢各個皇帝的畫像,一直到漢高祖劉邦那裡。
這時候,劉辯才回頭看向董承,故意問道。
“董國舅,你可知道,四百多年前的漢高祖劉邦是如何起身的,後來又是如何造出這大漢江山?”
這話似乎意有所指,董承心中一驚,連忙跪倒在地。
“陛下,這是在跟臣開玩笑嗎?當初高祖之事天下,誰人不知高祖。本來隻是大秦的一個亭長,後來斬白蛇起義,先後滅了大秦大楚,然後才得有當今的天下!”
劉辨笑了笑,上前將董承抬起,又道。
“這朕怎麼會不知道?”
“隻是當時漢高祖如此英雄,就連六國餘孽,西楚霸王都不能奈何,沒想到他的後代子孫卻如此懦弱!”
“先後被那董卓亂政,被十八路諸侯圍攻,就連羌人也敢到大漢的疆界來作亂,想來真是可悲可歎啊!”
沉吟了片刻,他又開口道。
“朕記得當初高祖,身邊有兩位英雄,分彆是張良和蕭何,若無這二人相助,恐怕高祖也難得天下!”
董承跪在地上,不停地磕頭,不敢說一句話。
劉辨看向身後跟著的太監,宮女,皺眉道。
“爾等站在這裡乾什麼?朕要對國舅說一些親密的話,要汝等在這裡作甚!”
看到眾多太監,宮女一一散去。
劉辯這才起來,將董承扶起,輕輕對他道。
“董國舅,如今你就是我的張良蕭何啊,希望日後,你也能站在朕的身邊!”
董承都快哭了。
也不知道是害怕還是感動。
他再次磕頭,連連道。
“臣不敢啊,臣既未能立下什麼大功,又不是什麼有智謀的文臣,怎麼能得到陛下如此器重?”
劉辨嗬嗬笑道。
“有什麼不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