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暮順勢獻種獻策,將那卷農耕絹布上交。
新帝看到那字跡,心臟再次縮緊。
有了邊城的大豐收,種子和被定名《農耕手劄》的手抄本在京城率先推廣,緊接著逐步推廣向全國。
五年後,
蕭暮這尊殺神名聲在外,邊疆安寧,百姓安居。
全國按照氣候土質不同,分彆選用了那一批種子中適合自家地界種植的埋頭苦乾,果然收獲喜人。
平時照料有了指路明燈,減產的現象基本沒再出現。
五年的時間,字條上所寫“太平盛世,衣無憂,田增產,餓殍不再,百病不侵”已經得以實現。
新帝坐穩了龍椅,也迎來了太平盛世,迎接萬民朝拜時,卻心神恍惚,眼前依稀出現了那道倩影。
直到她過世的那天,他才真正知道她真的是女子。
可惜,仙子已逝,追悔莫及。
他當初隻那麼看著,因為怯懦,連上前關心一句都不敢。
然而現今他的江山,卻因她的高瞻遠矚,迎來了真正的盛世太平。
他這個人人稱頌的好君王,不過是承了她的情。
新帝眼神複雜難明,卻又將一切壓下。
他盯著蕭暮這麼多年,依舊沒能尋到她的半絲蹤跡,看來她是真的乘風歸去,回歸天上了吧。
那樣的仙子,本就不該落入凡塵,沾染俗世。
新帝失神時,感覺身上多了件披風,熟悉的馨香入鼻,他轉頭望去,身邊是他的皇後。
女子溫婉恬靜,卻又帶著大家閨秀獨有的氣度。
新帝眼神一柔,他有後宮佳麗三千,被他放在心上的幾人,眉眼都有幾分相似。
像那人,卻又似是而非,各有所長。
皇後是最像那人的一個,幾乎有六分相似。
看著她的時候,新帝就好像找到了寄托,所以帝後十分恩愛,被世人傳唱成為美談。
蕭暮也娶了一房妾侍。
妾侍生下一個兒子後,蕭暮就再沒寵過那個妾侍,一生都未有正妻,也再沒碰過女人。
娶那一房妾侍,就好似為了傳宗接代,為蕭家留條根。
世人都說蕭暮大將軍忠肝義膽,行事張狂卻謹守底限,不熱衷男女情愛,一心撲在戰事保家衛國之上。
朝堂上再如何針對他,奈何皇帝不為所動,對他信任有佳,頗為倚仗。
蕭暮一生都駐紮在邊界線上,哪方動蕩就奔赴哪方去平亂,終在六十三歲那年戰死沙場,與敵將同歸於儘,一人斬殺敵方將士兩百餘人,寶刀未老,雖身死,依舊打下了那一場硬仗。
蕭大將軍過世三年後,皇帝駕崩,新帝登位,卻遠不如其父政績卓然。
世人感歎先帝與大將軍情同手足,守望互助,那樣的太平盛世怕是後世再難企及。
然而沒人知道,當年蕭暮和還是三皇子時的先帝,其實勢同水火,隻不過有著共同利益,互利互惠,達成了協議,才有了後世昌盛的一幕。
蕭暮一生為三皇子守國,平亂安民。
三皇子給了他一塊免死金牌,保他一世無憂。
兩人協議達成,蕭暮助三皇子坐上了龍椅,三皇子則對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倚重但不給他回京的機會,將他隔離在外,並不準任何皇室子弟與他接觸。
先帝防著這位大將軍造反防了一輩子。
哪怕知道他沒那個心,卻不得不說,蕭暮一直是他的心病,是最大的威脅。
大概是因為蕭暮終於戰死,最終也沒熬過他,先帝帶著勝利的笑容鬆了那口氣。之後纏綿病榻整整三年,看著兒子代他監國並沒有失誤,才放心的撒手人寰。
閉眼之前,先帝的眼前依舊是那道倩影,清雅如竹,顧盼生姿。
(本世界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