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不知他人苦(1 / 2)

吳桂芬原來不叫吳桂芬,她的本名叫吳萍。

吳萍出自一個幸福的家庭,從小父母寵愛,可以說是從蜜糖罐裡澆灌出來的孩子。

這樣的人往往都有一種共性,那就是他們沒有接受過社會的毒打,極度單純,總是用自己的善意來揣測彆人的惡意。

吳萍就是這樣的人。

她在工廠當女工時,認識了一個來自農村的女工友。

有一年放假的時候,這個女工友很熱情地邀請了吳萍去她家做客,她告訴吳萍她老家風景秀麗,空氣清醒,是個很適合遊山玩水的地方。

單純的吳萍就這樣毫無防備地跟著那個女工友去了她老家。

她的老家也就是樂平村。

很顯然,吳萍被她的女工友騙了。

她被留了下來,因為那個工友將她賣給了同村的周大平。

吳萍當然不同意了,可是奮力的反抗為她帶了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毒打,她被周大平關了起來,每天像牲口一樣被對待。

她試過逃跑,甚至試過自殺,但是這些都換來了周大平更猛烈的暴打。

就這樣過了幾年,吳萍的心態竟然發生了變化。

她注意到村子裡的人重男輕女的思想幾近變態,所以她給周大平出了一個主意,她說,既然村子裡的人都不喜歡女嬰,我們不如把孩子收過來拿到城裡去賣掉,反正女嬰留著也隻是浪費糧食。

周大平一聽,覺得很有道理,立馬拍案定了下來。

以後村子裡生出女嬰,周大平就負責上門去收,而吳萍則負責將女嬰對外銷售。

漸漸地,樂平村的人口販賣鏈形成了,吳萍也一步步地走到了村裡的核心位置。

等吳萍回憶完,在場的所有人全都一臉神色複雜地看向她。

有人說過,唯有常受委屈和折磨的人,才是永遠心懷狠辣的,久而久之化為了戾氣,才會做出驚天動地的事情來。

吳萍大概就是這樣,她在周大平對她的折磨中選擇了同流合汙,從一個受害者變成了一個加害者。

她說著說著,突然笑了起來,眼角帶淚,“我做錯了嗎?”

“那些女嬰即使沒有被賣掉,她們在這個村子裡的處境可能會更糟!甚至根本就活不下去......”

一時間,房間裡的人都相互無言,陷入了沉默。

不知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吳萍的這個問題我們都無法回答。

趙警官和梁警官對視了一眼,很快收斂了情緒。

“吳萍,你的遭遇我們很同情,但你要知道任何理由都不應成為你犯罪的理由。”趙警官頓了頓,緩緩說道:“如果你的情緒平複好了的話,我們還有幾個問題要問你。”

吳萍抽了抽鼻子,哽咽道:“你們問吧。”

我抽了一張紙巾遞給她,她紅著眼睛瞥了我一眼,低聲說了句謝謝。

“對於周大平殺人的事,你知道多少?”趙警官問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