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 2 章(2 / 2)

這些話被陳瑞和吳束明聽了心中很是暢快,眯笑著對眾人點頭哈腰。

隨即便是試講,太監上前布置,由於陳瑞和吳束明的教論簡直如出一轍,便同上一堂課,陳瑞主講。

這像極了過去上公開課的時候,每人台下坐著四位童子,兩方各占開大殿一側,同時開始。

沈知茉希望這堂課能夠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下進行,最後是能夠整點小遊戲,台下童子座位分散,若是做遊戲定是十分不便更彆提小組合作探究了。

於是陳瑞帶著戒尺上台嚴肅開講,沈知茉麵帶微笑下台利用試講時間調整座位。

陳瑞帶讀課文一字一頓時,沈知茉在做遊戲。

“我們先不講課,先來與為師做個遊戲可好?”

此話一出不僅是台下的學生,殿上的大臣也紛紛被吸引,就連陳瑞那側的也伸長了脖子。

沈知茉轉身拿起筆,三兩下便畫出一株栩栩如生的蓮花,在其幾片花瓣上標上東南西北,再分給四人。

便開始詩詞接龍,速度比拚,最初還是讓童子對著書本念,漸漸地勝負欲上來了,不用沈知茉多說,他們自然有意識地去記詩詞。

幾輪下來童子們越玩越激動,麵紅耳赤,背記過程也愈加流暢。

場麵火熱得,連帶著台下的大臣都想搶答。

沈知茉試講時間減半後隻有十分鐘,要在短時間內呈現一堂結構完整的課,那便要收放有度,效果差不多了,她便進入教學環節。

教學是教師引導學生學習,而不是像喂飯似的灌輸,學生在自行探究的過程中收獲成就感,自然就找到了學習的樂趣。

沈知茉隻把幾個稍難的詞組講解了,剩下的全靠童子們合作討論去理解詩詞大意。這篇詩詞比較簡單,過去是小學一年級的詩,他們完全有能力自學。

眾人見沈知茉不過正兒八經開口講了幾句,連意思都沒講清楚便讓學生討論。

他們漸漸看不懂了,這算什麼上課?帶他們做做遊戲聊聊天,就能把詩學會,誰信?

學生們倒是討論得熱火朝天,沒一會便把詞意拚湊出個大概,甚至開始交流自己對這首詩的見解。

眼看著時機差不多了,沈知茉叫停他們,試講進入收尾階段,簡而言之就是該上價值啦,不然怎麼讓領導看了開心呢。

沈知茉決定以愛國教育來收尾,培養學生愛國之情。

“飲水思源,我們更要知道這歲月靜好得一幕從何而來。”沈知茉環顧童子倒真找出幾分上課的感覺。

“是因為國家的強盛,是忠臣的案牘前勞累殺場上奮戰,是緣於我們仰仗的天子晝夜勤政。”

“因此我們更要心懷感激,奮發圖強,做報效國家的好兒郎!”

隨著太監播報時,沈知茉說完最後一句話氣勢收尾。

試講過程中殿內分成兩派,沈知茉一側聽得心潮澎湃,陳瑞一側還未結束,卻是興致缺缺,還有不少跑到沈知茉這邊。

不少人剛開始並不看好,一介女流能講出個什麼花來,這會聽完後皆是沉默。

尤其是文臣,他們由科舉選拔而出,自知詩詞枯燥難懂,沈知茉卻以如此新穎有趣的方式來教學,不得不有幾分感歎。

當然更多的是質疑,一個新事物的出現總會被一些無法接受的守舊派打壓,他們安於現狀,一點變數都不願接受。

陳瑞終於把他那重複背記寫的乾巴課講完了,接著便是童子上前展示驗收成果。

眾大臣這會又統一戰線,一致認為會是陳瑞所教更佳,畢竟在玩樂中偶然所得的知識,怎會比一心撲在書本上牢固。

陳瑞的學生先是把詩詞背出來,然後背誦詞意,每個人的答案規規矩矩一模一樣。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