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奠基儀式(1 / 2)

兩百名士兵的住處,在他們自己和其他人的協作下,很快就蓋了起來。

雖然基本都是火柴盒上扣了個木製三角頂,千篇一律毫無創意可言。

但不可否認,這種簡單重複勞動,對於正在飛速建設的領地而言,是效率最高的方案。

從最開始的生疏,到後麵的得心應手。

一些人甚至不用心看,都知道下一根木條該往什麼地方裝,凹槽該對上什麼地方。

乾了這麼多遍,已經非常熟練了。

而就在這一片忙碌中,規劃中的新地鎮外牆東北段的城牆地基,已經挖的差不多了。

在開工建設一個半月之後,戴瑞安準備參加這新地鎮城牆的奠基儀式。

城牆選擇了內部夯土外部包裹石塊的模式。

這要比從用遠方的采石場把沉重的石塊運過來填充牆壁速度要快。

畢竟南境的土地本身就很適合夯實,可以就地取材。

寬闊的地基挖出來之後,接下來的工作就是把不易沉降的土填進去,然後用力夯實。

南境多雨,如果少了這一步,用不了多長時間,一次大雨就可能造成大範圍的坍塌事故。

富有經驗的築城者們都熟知這一點。

而作為領主,戴瑞安沒必要時時刻刻參與城牆的建造工作。

但這開頭的第一鏟土,卻是他這個領主的責任。

於維斯特洛的話語環境裡,貴族的血脈與腳下的土地深度綁定。

所以,當一位貴族離開後,擁有他血脈的後人才能繼承這片土地,繼續行使他的權力。

在古早時期,學城的記載中,每一個城堡的建立,需要貴族們割開手掌,將自己的鮮血灌入土壤。

意味著血液和土地的融合。

當然了,衛生條件不過關的情況下,因為乾這種事,城牆還沒建多少就不行了的貴族也不少。

演變到現在,就沒那麼血腥了。

但這個步驟誰都不能省略。

於是,在征服曆297年的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新地鎮無可爭議的領主戴瑞安·海塔爾,穿著最華貴的服飾,身披海塔爾家族煙灰底色的白塔披風。

在領民,工匠,軍隊的注視和簇擁下,來到了要作為城牆北門的位置。

戴瑞安很清楚,雖然這快一千人現在是自己的子民,貝勒,加爾斯還是岡梭爾,都沒有把他們再要回去的可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