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嬸嬸也縫得極為認真,二嬸說“從前我總覺得二媳婦百般不是,渾身毛病,卻不曾想,他對璋兒如此深情。”
“早知如此,我該對她好一點,不要總挑她的毛病。”
三嬸勸慰道“世上哪有後悔藥吃?仔細為她好好縫幾身熨帖的衣裳,便是對她最好的關心。”
四嬸一直不說話,她在這個家基本沒有什麼存在感,無論何時,她總是不會讓自己被人注意。
二嬸看向她,欲言又止,最後還是道“四弟妹,一直以來,二嫂對不住你。”
四嬸詫異抬眸,平靜的眸子蘊滿水光。
她沉默,等待二嬸說下去。
二嬸既然開了那個頭,自然也沒有什麼顧慮,她歉疚地說“以前過著太平日子,家裡風光榮耀,沒有近患和遠憂。”
“所以我那狹隘的胸襟和掐尖要強的性子都顯露無疑,凡事總想壓彆人一頭,以顯示自己的厲害之處,一直以來總是與你針鋒相對,我對不住你。”
四嬸靜靜地望著手中的絲線,默然良久,繼續把針紮入棉布中,縫製出緊密相連的針腳。
她說“一家人,哪裡就免得了磕磕絆絆?誰家過日子沒有一地雞毛?二嫂能與我說這些,我已經很開心了,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
三嬸結結巴巴地道“四弟妹,我也有對不住你的地方……”
四嬸把線纏繞起來,打成一個好看的結,一件衣裳在她手下便成型了。
她柔柔一
笑“都過去了,日後我們齊心協力,同心同德過日子。”
三位嬸子相視一笑,以往的劍拔弩張,都在此刻化解。
彼此間的關係更近一步。
五位姑娘也為她們感到高興。
沈氏含笑開口“嬸子們,姑娘們,你們想想,還要為大姑娘她們準備些什麼東西?”
二姑娘白靜姝掰著手指數“大嫂,書裡不是都說了嗎?什麼護心鏡、護肩、護膝、護臂、糧草、被服、藥物……需要帶的東西可多了。”
三姑娘白清如道“我認為,準備一雙防水的皮靴子,對她們更有幫助。邊塞天寒地凍,腳踩在雪水裡,會凍僵的。”
五姑娘白幽若道“我們可以烙點大餅子,讓她們帶著,餓的時候用火一燒就可以吃了。”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紛紛為白明微等人的出行準備出謀劃策。
沈氏隻是含笑點頭,並沒有說適用不適用。
其實要帶什麼,她昨夜便想好了,並列出清單,讓親信帶給身為戶部尚書的祖父過目。
近些年東陵戰亂不斷,祖父肯定知曉,行軍時哪些東西是必備的。
隻是,她知道怎樣調節氣氛,所以用這句話挑起活絡氣氛。
沈氏領著眾人忙活到晚上,她才有空來到小傳義的院子。
屋裡,小傳義正坐在箱子前沉思。
此時,他的燒已經退了,整個人顯得有些憔悴。
聽見腳步聲,他先是大喜,可隨即又恢複了平靜,不再像從前那樣遠遠地就奔過
來撲到母親懷裡。
沈氏見他如此模樣,忍不住心頭一痛,卻很快擠出笑容,走到他身邊坐下,柔聲問“傳義,你在做什麼呢?”
小傳義的姿態很鎮定“娘親,兒子在和玩具告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