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陸辰看來,這個楊文乾造反對李建成一點好處都沒有,本身李建成就是未來的王儲,等到李建成登基以後,對楊文乾來說絕對利大於弊,而且,僅僅因為李建成給了楊文乾幾件盔甲,就說李建成預謀造反,未免有些太扯淡了,要知道,武德七年,李淵都五十八了,就這個時代來說,李淵還有幾年好日子?等到李淵駕崩,李建成自然就登基了,何需造反呢?
再者說了,以陸辰目前同李建成的交往來看,李建成就不是一個對皇帝位置那麼熱衷的人,就算是現在他的病被陸辰治好了,李建成依舊要把那個位置讓給李世民,何況,李建成為人如何,陸辰是深有體會的,一個如此這般的太子,會著急登基造反?這不純扯淡嗎?
何況,在這件事裡,最主要的有兩波人吸引了陸辰的注意,第一個就是宇文穎,這個人與李元吉交好,陸辰就很納悶,一個司農卿是如何能夠跟齊王交好的?李元吉雖然與陸辰隻見過幾麵,但是以李元吉的性格,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跟一個負責農事、朝會以及供禦等活動的官員交往過密吧!
楊文乾造反正好就是宇文穎來召楊文乾入朝說明李建成給他盔甲之事之時,你說這事巧不巧,宇文穎一來,楊文乾造反了!
“宇文...”一想到這個姓氏,陸辰不由得聯想到縊殺隋煬帝、鴆殺傀儡皇帝秦王楊浩,自立許國皇帝的宇文化及,再一聯想到宇文穎的生平,一種特殊的念頭不由得升騰了起來,這宇文穎不會是想要給宇文家族複仇吧!
不過陸辰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可能,儘管這宇文穎當過隋朝的上儀同以及司農少卿,而宇文穎的祖輩也是北周的皇親,可是宇文化及所在的宇文家族之所以能夠姓“宇文”,乃是因為其祖是北周皇室的奴仆,才奴隨主姓改得“宇文”這個姓,而宇文化及祖上本姓卻是“破野頭”,乃是鮮卑人。
這個想法直接被陸辰給否定了,那麼這宇文穎恐怕就是彆人派來的,而坐實了李建成造反一事,被罷黜或者是賜死以後,誰的好處最大呢?
俗話說的好,最大受益人就可能是最大的嫌疑人,無疑李建成倒台,最大的受益人就是李世民,但是以李世民的性格,肯定不會用這種手段的,很有可能就是有人背著這二人做這件事,目的就是讓李建成與李世民之間從“暗潮洶湧”變成“明刀明槍”。
這就要說到第二個引起陸辰注意到的兩個人物了,一個是爾朱煥還有一個就是喬公山(也叫橋公山),這兩個人在史書上也隻在楊文乾造反這件事上提到過,這兩人一個是東宮郎將,一個是東宮校尉,雖然都是在東宮當差,但是絕對不是李建成的心腹之人,但是這兩個人卻得到了押送盔甲兵器給楊文乾的差事,這就很讓陸辰費解了,這種私自贈送盔甲兵器的事,按照大唐律法,那是相當於謀反的,就算李建成是太子也不會例外。
這麼重要的事,李建成居然派了這麼兩個人去做,而這兩人自然不客氣,直接就把李建成這件事給告發了,同時告發這件事的還有一個寧州人杜風舉,這就更奇怪了,一個普通人,能夠隨隨便便的見到皇帝?甚至還能當麵說太子要謀反?
甚至這個杜風舉舉報完李淵還盛怒,直接親筆下詔,把李建成從長安給叫到仁智宮?這個人有這麼大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