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一個網絡村村通、村裡也用微信支付的時代,江重涵已經很久沒有用現金了。這時候才想起,二兩銀子對這個時代來說不是小數目,直接拿著,相當於拿著五千元一張的錢去買幾塊錢的東西,誰能找開?
得先兌換成碎銀。
穎安縣的銀鋪開在獅子街口,這時銀鋪剛剛開門,夥計還打著嗬欠呢。他眯著眼先看到江重涵,取笑道:“江涵哥,你走錯門了吧?當鋪在隔壁。”
“廢什麼話?兌銀子!”餘大娘沒好氣地罵了一句,取出銀子晃了一下,問:“最近什麼價?”
小二眼神一亮。
雪花銀,少說二兩重!
但……夥計心裡暗罵可惜。
要是這敗家子或者小姑娘來,肯定分不清銀子的好歹,說不定他能八百文打發了,回頭跟掌櫃的報一千一,中間賺個三百文的差價。可惜了,還有餘大娘這個不好惹的。
他隻能愛答不理地報了個數:“一千一百二。”
一兩雪花官銀,能兌一千一百二十文。江重涵暗中記下了,又問:“那彆的呢?”
“紋銀一千零五十,細絲銀一千,搖絲銀九百一。”小二不耐煩了,“兌不兌?不兌彆耽誤生意。”
“二兩雪花銀,高高的,已經當眾稱過,你休想做手腳。”餘大娘將銀子拍在櫃台上,“兌十個一錢、二十個一分的碎銀,剩下的全部兌銅錢,一吊零四十個。”
“零碎。”小二嘀咕,稱了銀子,一份份兌好。
餘大娘當麵數了又數,從懷裡取出個洗得發白的錢袋,都裝了進去,交給江重涵:“涵哥兒,你千萬收好。”
“謝謝大娘。”江重涵感激。
要不是有餘大娘在,他來兌錢,肯定被坑。
“客氣什麼?”餘大娘拉著他們出了銀鋪,轉頭就進了布行。
“掌櫃的,棉花、棉布怎麼賣?”
掌櫃道:“棉花一斤五分,粗布一匹一錢,闊棉布一匹二錢四分。我家粗布是官布,一匹十九尺,闊布一匹三丈二尺哩!餘大嫂,你扯幾尺?”
餘大娘掐了掐手指,江重涵也在旁邊一邊聽一邊用係統搜索、對照資料。
棉花棉布的價格和明朝前中期差不多,還算平民,看來棉花的種植已經有一定規模。棉花是個好東西,能夾棉做衣服禦寒,也能彈鬆後棉被、褥子。
餘大娘又問:“你家做棉被還是舊價格麼?”
掌櫃的一聽就知道是筆大買賣,連連點頭:“對,棉被一張工錢三十文,褥子二十文。”
“我樣樣都在你這買,要二十斤棉花、粗藍布一匹,白、藍闊棉布各半匹,棉花絨、棉線各一斤。棉、布、線我不與你殺價,總共一兩五錢一分,對不對?”
掌櫃的點頭:“不錯。”
餘大娘馬上殺價:“一兩半銀子的大買賣,還要什麼工錢?工錢免了!”
“餘大嫂!”掌櫃苦笑,雙方開始熟練地殺價還價。
最後,掌櫃的死活不肯少工錢,餘大娘便大聲道:“不少工錢也行,但棉被套兒隻做兩套,白棉布做棉被裡子,粗藍布做麵子,裡頭的棉芯你得給我做成兩斤和五斤的各兩張!褥子用棉花三斤,套兒都用粗藍布,做工可得仔細!今日我來最早,可不許三推四拖的,傍晚我就要來拿,若是缺斤少兩做手腳,你瞧我是不是讓整個穎安縣都曉得你這開黑店!”
語罷不等掌櫃說話,她又手一揮:“總共一兩六錢一分,涵哥兒,給錢!記住了,這一兩是搖絲銀,近日隻能兌九百一十文呢!”
“餘大嫂,我是怕了你啦!”掌櫃的連連歎氣,揮揮手讓夥計量棉、裁布。
餘大娘趕緊不錯眼地盯著去,江重涵則把錢袋取出來。
方才去銀鋪兌錢時,其中一吊銅錢是整整齊齊、打了銀鋪的死結和戳子的。江重涵讓掌櫃的檢查過後剪開,從裡邊數出九十文,剩下抵了一兩,又數了六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