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家子的青雲路(科舉)》全本免費閱讀 []
華夏曆來都是歡喜樂觀的民族,不管什麼節日,都會以熱熱鬨鬨結束。紀念三閭大夫的端午會熱熱鬨鬨地賽龍舟、吃粽子,祭奠先人的中元節要相約放河燈。
清明既是節日,又是節氣,《歲時百問》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正是春|光大好的時節。除了要祭掃祖墳,還有踏青、春遊、打秋千的習俗。
這天一早,古家夫婦就換上了新衣,常念也換了一身乾淨衣衫。江重涵還以為三個少女也會著重打扮一番,可準備出門時一看,不覺微愣。
古芝彤是白碾光絹百褶裙搭白立領對襟衫,外麵罩了藍綾比甲,林輕筠也差不多,渾身上下全都是棉布的,白馬麵裙、白立領對襟衫、青布披襖。古芝彤是已婚的,耳上戴了金丁香,發髻用馬鬃編的狄髻罩著,周圍簪了四根小小的銀頭簪,中間戴著珍珠穿成的鈿兒,以及一朵珍珠輯珠花。那鈿兒上的珍珠不大,約莫就是小孩小指頭大,珠花上的珍珠就更小了,隻有米粒大小。
但……貴是貴了,這一身也太素淨了吧?
再看林輕筠,好家夥,馬麵裙搭白對襟立領衫、青布披襖,頭上依舊是紅布條綁著圓髻,更素淨了。
三個少女之中,隻有杜玉妍是最符合春遊的,鵝黃立領對襟衫、銀紅比甲、蔥綠暗紋馬麵裙,一身搭配猶如初放的海棠似的,稚嫩、嬌美而生機勃勃。她還未成年,古人小時候都會剃掉發際線附近的一圈頭發,在準備成年時,先留頭頂的發,再逐漸留發際線附近的頭發,因此十二三歲的少年少女鬢邊都有碎發,腦後也會有一部分頭發梳不上去,披散在後。
杜玉妍就是這個年紀的少女,按理說她的發髻應當是最簡單的,江重涵卻知道,古芝彤和林輕筠早早就起來,點著燈為她梳頭。現在看,杜玉妍這個雙丫髻看著簡單,其實編得很精致。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幫她在頭頂做了高顱頂編發,用紅絲帶綁起雙丫髻垂在了耳畔。雙丫髻、編發上同樣簪了對輯珠花,不同的是珠花中間各點了一顆珊瑚珠。
珠子雖小,卻有點睛之感,加上戴了青玉珠耳墜,一下子變素淨為靜麗,叫小姑娘端莊之外又帶著少女的明麗活潑。
餘大娘連聲誇她:“玉娘今日打扮得真是好看!花紅柳綠,嬌嬌美美!”
“是麼!”小姑娘登時雙眼亮晶晶的。
“是,好看得很。”江重涵也含笑點頭,“小姑娘就該好好打扮才是。”
杜玉妍更開心了,和古芝彤手拉手往夾道去,預備騎馬出門。
林輕筠落後了幾步,禁不住在他身邊低聲抱怨:“我不是小姑娘了。”
“未滿十六。”江重涵著重強調前麵兩個字,“你和芝姐姐年紀輕輕的,穿這麼素淨做什麼?”
林輕筠抿嘴笑而不語,心裡不知是歎息多點還是欣慰多點。
——她和芝娘,一個瘦馬出身,一個回娘家的寡婦,打扮得妖妖嬌嬌的,給人看去了,不知要惹多少言語出來。可他們江小郎君心裡啊,就沒有那麼多圈圈套套。
在他心裡,不論她們是不是成過親、是什麼出身,隻要不是老婆子,一律是“小姑娘”,就該享受自己還年輕的容貌,就該著意打扮自己,不必辜負這份青春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