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機走了大半天,路上還停下來補了些油。停下來的時候,秦望舒醒了過來。
秦望舒不懂油,隻覺得這油聞起來不像汽油的味,刺鼻的緊。
他們這些知青也下來休息了一會。前麵的拖拉機手是一個沉默的中年人,從過來接他們到離開也隻和他們說了幾句話。
確認他們的姓名,讓他們帶著行李坐上拖拉機,隨後就沉默地用搖把啟動拖拉機,一路無話。
男知青們不是沒有想過和他搭話,但他一直沒有開口,和男知青們聊天的是另一位來接他們的人。
這人比拖拉機手要年輕一些,人也話多了些。他自我介紹說是村裡的小隊長,這一次是特意跟著一起過來接他們的。
秦望舒記憶裡有這位小隊長,他人很是熱情,對知青也很是寬容,大家都很是喜歡他。
最開始接知青和安排知青的都是他。
隻是在知青開始乾活後,這位小隊長的眉頭就越皺越緊,最後徹底沒了之前的熱情寬容,對待知青的態度也嚴厲了許多。
不過也是正常的,這些知青乾活的確讓人看不過去,如果他們隻是沒乾過,也就算了。讓他們乾活不僅不是幫忙,反而是幫倒忙,甚至還拖慢了大家的進度,讓他很是生氣!
小隊長寬容的時候是很寬容,但嚴厲的時候也是很嚴厲的。那段時間所有知青都是苦不堪言。
當然這裡麵不包括小姑娘,小姑娘對自己的身份認的很清,所以在乾活的時候很是賣力。
老鄉們教的時候,她聽的很認真,在乾活的時候也很快就上手了。除了力氣上不如其他村民,她乾的活根本挑不出任何錯。
隻是這樣的小姑娘卻在知青裡像個異類,讓那些知青更看不慣了。
想到這些事情,秦望舒更不想和這些知青有什麼牽扯了。小姑娘的悲劇雖然很大部分是因為原生家庭和小姑娘自己的性格,但也有這些知青的原因。
秦望舒不是小姑娘,也不想原諒這些人,哪怕是對小姑娘很好的女主,她也不想與之有什麼牽扯。
秦望舒看著這個聽著男知青吹牛的小隊長,再想著記憶中他那張氣急的臉,還是有些同情他的。
他們下鄉的地方距離這邊的確很遠,拖拉機走了大半天,一直到太陽西斜才到地方。
“其實應該讓你們坐大巴車到我們縣城,我們再到縣城去接你們的,這不是我們正好來這邊辦事,正好就將你們給帶回來了。”小隊長解釋說。
“你們以後要是想到這邊來,可以從縣城那邊坐車,每天有兩班,還是很方便的。”
這邊的城市比他們的縣城大,特彆是還有火車站,也比他們縣城繁華的多。
他們這一次過來就是想要從這邊買些東西,本來錢都準備好了,誰知道來遲了,沒有買到。
這時候正好知青到了,知青辦的人知道他們就在這邊,便讓他們接了這些知青回去,還給他們將知青的車票錢補給了他們,甚至還給了一張柴油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