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直麵未來(1 / 2)

美利堅1982 一勺往事 8725 字 10個月前

溫頓瑟夫的廣告設計能力被湯米拿來吹捧,並不是無的放矢,事實上,溫頓瑟夫1982年時,機緣巧合兼無聊的情況下,參與了i的電視廣告頭腦風暴會議。

他本來是工作之餘,跑去i休憩室翻看最新一期的漫畫書放鬆大腦,剛好聽到i另外幾名高管在休息時還不忘討論工作,爭論到底i該拍一條什麼風格的廣告投放市場,才能與at&a;a;t去年投放的那條電視廣告收獲類似的效果。

1981年,at&a;a;t拍攝了一條質量堪比微型電影的電視廣告,整部廣告短片充滿人文關懷,一經推出,長途電話市場份額直接增長5%,這也讓很多電信服務商跟風效仿,想要複刻這種成功。

溫頓看過at&a;a;t那條被稱為經典的廣告短片,其實就是一段講述母子感情的故事,兒子在異鄉打給家鄉的母親,兒子通話中一直哽咽關心母親,母親柔聲詢問兒子,兩人的精湛演技看起來非常讓人感動,最終高潮點在於最後母親詢問兒子打來電話卻為何一直哽咽,兒子回答,隻是因為我愛你。最後則是簡短的旁白音:at&a;a;t,隻需70美分,讓愛跨越萬裡。

作為一名耿直的理科直男,溫頓一直覺得這個廣告短片簡直一無是處,他的故鄉是康涅狄格紐黑文,現在卻一直呆在美利堅另一端的加州,所以需要經常使用長途電話與父母通話,沒有人比他更明白用長途電話與家人聊天時是什麼樣的情緒,以及雙方到底會不會無語凝噎,溫情滿滿。

所以他當時在休憩室告訴那幾個對at&a;a;t廣告讚不絕口的同事,at&a;a;t的廣告隻能用所謂人文關懷的外皮欺騙那些很少使用長途電話的人,無法讓經常使用長途電話的用戶產生情感共鳴。

然後他還給那幾名同事演示了一下,真正的長途電話通話中,母子兩人的對話是什麼樣的,他撥通了自己老媽的電話。

“溫頓你打電話回來做什麼?!!!”打開免提鍵的電話機裡響起的女人音量大到足夠讓整個休憩室產生回音。

溫頓則用比他老媽音量小不了多少的聲音對著電話回應:“媽媽!我佩戴了助聽器!你可以不用這麼大聲!伱把我同事都嚇壞了!小點聲!我聽得清你說什麼!”

“那就好!掛了吧!長途電話費太貴!有事儘量寫信!”教授的媽媽在美利堅另一端爆吼一聲,然後乾脆的掛斷了電話。

演示完之後,教授看向那幾個同事:“你覺得哪個媽媽能向廣告中那樣,和兒子溫情脈脈的通話三分鐘,還允許兒子把大部分時間浪費在哽咽上?如果我要拍i的電視廣告,就乾脆把at&a;a;t的那對廣告演員請過來,重拍一段一模一樣的母子通話劇情,隻是換掉兒子的最後那句台詞,當母親問兒子為何哭泣時,兒子告訴她:因為at&a;a;t的長途電話費太貴。”

“最後再把旁白音換成:i,讓愛跨越萬裡的價格低至每分鐘50美分。”

他隻是把自己的話當成放鬆時的閒聊,說完就回去繼續喝咖啡看漫畫去了,結果i的幾位負責人私下討論後,覺得瑟夫教授的提議非常不錯,過幾天又跑去找溫頓瑟夫,讓他重複一下那天說的最後兩句話,確認是溫頓的原創,因為他們要用在廣告片中。

那時溫頓才知道,這幾個貨聯絡廣告製作公司,把幫at&a;a;t拍廣告的那對演員請了回來,重拍了一段i版母子通話,之前觀眾看at&a;a;t版本的母子對話,是溫情片,讓人們記住了對家人的愛可以跨越萬裡。

而i的版本則是效果更佳的喜劇片,結尾用了溫頓瑟夫想到的那兩句台詞。

投放時,觀眾們本來還以為是經典廣告重播,直到最後的台詞反轉,才發現是另一家長途電話服務商i的新廣告,並且輕鬆記住了這條廣告想要告訴他們的信息,那就是at&a;a;t的長途電話費太貴,i打長途隻需要每分鐘50美分。

廣告上線的那一年,i長途電話市場份額增長了6%,也與at&a;a;t的廣告一起成為那個年代美國觀眾唯二記住的長途電話廣告,被很多廣告人評價思路巧妙,可以媲美百事與可口的經典廣告戰。

i董事長麥高恩事後特意買下了市麵上所有的遊戲機和遊戲,親自送給溫頓瑟夫教授,感謝他為i提供絕妙的廣告思路。

湯米能理解自家教授這種興趣,他並不是喜歡全身心的投入進去,幫他人設計廣告,他隻是把這種當成用來放鬆,給自己大腦換換思路的小遊戲,而且他非常喜歡做這種靈光一現的小動作,也曾經多次在課堂上說過,等軟件業蓬勃發展,互聯網普及之後,這種類似他無聊時幫i策劃廣告卻大獲成功的事件,會越來越多,因為互聯網能讓全世界很多人,見證平庸的普通人通過某次靈光一閃而展現出他不凡的內在,這就是互聯網的魅力,打破距離與空間,告

訴世界你的不凡。

他甚至早早就預言,隨著計算機軟硬件和互聯網的發展,很多垃圾電影會贏來改頭換麵的機會,一定會有專業性強的影迷把那些難看的電影通過軟件調整,重新演繹在放到網上讓大家對比和欣賞,讓大家看到垃圾如何變成黃金,影迷比導演更出色。

“你希望刊登出賣什麼的商品廣告,湯米?你純潔的靈魂嗎?”溫頓看完雜誌,笑著抬起頭對湯米問道。

湯米坐在對麵攤開手:“賈森催了我兩年的agaos。”

溫頓教授回憶了一下,才反應過來這玩意是湯米團夥之前撿回來的一款圖形操作係統軟件。

早在1982年幾乎所有計算機都還在用文字命令操作時,五名雅達利遊戲公司的程序員因為對雅達利不滿,跳出來成立了aga公司,準備獨立研發一款全新的遊戲機。

aga是西班牙語中女性友人的意思,除了想讓自己的作品與其他計算機業內用爛的名詞混淆開之外,這個名字也代表五個遊戲宅男對這次創業的重視,把自己創造的遊戲機如同女友一樣珍視。

公司最初的啟動資金來自於佛羅裡達州一名喜歡玩雅達利遊戲的牙醫,幾個家夥在雅達利就職時,這位牙醫就和他們經常聯係,討論遊戲劇情,或者發現遊戲bug之後及時告訴對方,得知這幾名家夥出來創業後,牙醫又找了兩名同樣做牙醫的好友,三名牙醫湊出十萬塊支持aga公司開發出更好玩的遊戲機。

手握十萬塊巨資的aga公司雄心壯誌的時候,剛好是湯米開著一輛破爛老爺車作為新生入學斯坦福大學的時候,雙方剛好一起來到了斯坦福,湯米在斯坦福大學讀書,aga五人組在斯坦福工業園,也就是矽穀創業。

一年後,湯米靠oss和自傳走上人生的

這次崩盤主要是因為看到幾家大公司賺錢,大量小型遊戲機開發商無序湧入家用遊戲市場,鋪天蓋地粗製濫造的遊戲直接讓遊戲玩家對付費購買新遊戲和新遊戲機的興趣轉弱,1983上半年,美國遊戲總銷售額33億美元,下半年就直接跌到了不足3億,直接讓數十家想進來搶錢的小型遊戲機廠商和低端家用遊戲電腦廠商破產,近兩千家遊戲廳關門大吉。

aga公司的五大宅男本來是想造出自己夢想中的遊戲機,結果剛創業頭上就挨了一棒,十萬塊根本不足以支撐到原型機出爐,本來是想研發進行到一定階段,用成果去資本市場尋找新的投資人,可是如今遊戲界的大環境麵臨崩盤,很多手握鈔票的投資人一聽說是遊戲開發公司來尋找投資,連名片都懶得去接,當場走人。

至於最初那三位佛州牙醫,如今已經因為這次為夢想而進行的投資徹底窒息,為了防止被幾個家夥打電話呼籲追加投資,連電話號碼都換了。

為了尋找新的投資人,五人組的帶頭大哥,aga創始人傑伊邁納靈機一動,遊戲業大崩盤,計算機軟件業卻在蓬勃發展,我們對外不提自己是遊戲界業內人士,說自己是計算機業內人士不就好了?

在自家之前燒錢研發的物料裡翻找一圈,發現隻有agados磁盤操作係統勉強與計算機軟件沾邊,這個係統本來是為了遊戲機用戶開發的,還貼心的增加了圖形庫,開發了圖形操作界麵,目的是為了用戶在打開遊戲機時,更直觀的通過屏幕上的圖標明白如何上手遊戲機,減少去看說明書記各種指令的時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