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年已及笄,該考慮終身大事了,蕭孟瑾就極好,家世不必說了,關鍵是人品第一等,大哥看人準,你就不信我的眼光,也該信自己前世所經曆的吧。”
江芷若回:“蕭世兄人很好,我很感激他,但感激之情豈能與兒女之情混為一談。”
江澈道:“萬裡挑一的人你還不喜歡?多少女子傾慕蕭孟瑾,哥還能害你嗎?你心裡莫不是還在想著陳留王?他一個藩王,奉詔回京,又擅自離京,不但不回封地,還長時間逗留洛陽,居心叵測,他登門想求娶你之前,已要變賣他的退思園,準備籌錢募兵,他又為什麼急急想娶你?這人遠沒有那麼簡單。你狠狠吃過一回教訓了,怎麼還不長記性?”
前世發生過的那些事始終是紮在江芷若心裡的毒刺,隻不過她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將前後兩世的李照當成不同的兩個人來看待。
她仍深深厭惡著前世的那個白馬帝,但卻對今世的李照再次動了心,是以重生後頭回在茶水鋪遇見李照時,她還想把他和裴阿嬌一起殺了,可後來當江澈要對李照下手時,她又奮不顧身護著他。
這些日子江澈天天在江芷若耳邊絮聒,令她不斷回想起前世的事,李照是如何拋棄她的,她家人是如何慘死的,她後來的人生又是如何風雨飄搖。
前後兩世,不都是同一個李照,江芷若也是有些三心二意的,這會對李照再生的情愛又星飛雲散了,而憎惡卻又與日俱增著。
江芷若重提舊話:“我知道爹和哥哥都甚惡他,我也早許願不再與他有瓜葛,我從此深居家中,不見他就是了。我不再嫁他,但我也不嫁蕭世兄。前世那個王八蛋叫我倒了那樣的大黴,現今我一想到男子就覺得晦氣,情願一生一世不嫁人。”
不嫁人那怎麼可以!但聽妹妹允諾不再見李照,江澈心裡頭也舒坦了,她和蕭珩的婚事徐徐圖之就是了。
可事情的發展卻與江澈意願相違,李照短短一個月內就清剿了何進一黨,並平安回到了洛陽。
當日何進在通穀埋伏的軍隊沒等到李照,李照帶領二十萬人繞道而行,如神兵一般突現長安城外。
兵不厭詐,李照佯稱自己手下有百萬之眾,把長安城裡的何進一黨嚇得夠嗆,最後何進的部下倒戈,殺了何進,提著他的首級出城投降了。
李熹對李照向來猜忌,還道李照會趁機取而代之,沒想到李照天青日白,又把李熹迎上金鑾寶殿了。他們兄弟自小不睦,經此一事,倒真和解友愛了。
開國庫給二十萬人發放了賞錢,令他們就地解散返鄉去,李照如前世一般辭謝了李熹給換封地的提議,他為江家請了賞,就馬不停蹄回到洛陽來。
江家護國有功,李熹給江夢鯉封了個第三等的爵位,號曰忠正伯,但最令這家人高興的,是這一世李照迅速撥亂,涼州牧竇超沒來得及反應,未曾率兵勤王,前世此人進了長安城,可又釀了一場禍事,如此一來,天下應不會再生變了。
但江家父子沒高興多久,就要給李照那小子給氣死了。
李照此回出長安,李熹給他把宗正卿也派出來了,宗正卿掌管王室親族事務,曆來推選皇族中年高有德者擔任,現任的宗正卿李仁是李照的族叔,請他同來洛陽,是給李照提親來的。
李熹原想直接下詔賜婚,但李照表示姑娘家對他頗有成見,皇命不可違,那樣做怕是令江家覺得他仗勢欺人。
他們之間本沒什麼兄弟情,但是李照那束手無策的苦惱表情,叫李熹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