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議封賞(2 / 2)

織明 蝸牛非牛 4467 字 6個月前

崇禎皇帝命閣臣楊嗣昌主導諸官降賞罰諸務,楊嗣昌奏報失事五事,分彆為守邊失機,殘破城邑,失陷藩封,失亡主帥,擁兵觀望。

最後定下的結果,薊鎮總監中官鄭希詔,分監中官孫茂霖,順天巡撫陳祖苞,真定巡撫張其平,山東巡撫顏繼祖,援剿總兵祖寬等,下至各州縣有司,共計三十六人論死,貶削者兩百餘人。

而原內閣首輔,自請督察諸軍的劉宇亮,也被消籍,詔令即刻回返原籍而去,原次輔薛國觀,終得升任首輔之位。

對楊嗣昌所擬定的處罰名單,崇禎皇帝除稍微調整一下外,基本沒有什麼異議。

不過對於升賞的名單,崇禎皇帝卻沉吟良久,終於還是召楊嗣昌前來說話。

“張誠立下如此諸多大功,隻是實授宣府前衛指揮同知,以遊擊充任宣鎮下北路分守參將?”

指著封賞名單上麵張誠的名字,崇禎皇帝滿腹的疑問,要楊嗣昌解釋一下。

張誠原為衛所係統,他家是宣鎮世襲軍職,隻是他父親身子骨弱,加上用心讀書,便由他叔父張岩繼承軍職,累功升至參將。

而張誠加入軍伍之後,在叔父的照拂下,也累功升為騎兵千總,此番入衛後,更是戰功累累,就算剛剛因功升為遊擊將軍,距今雖隻數月。

可張誠連番陣斬瑪瞻、嶽托的驚世奇功,就算如何封賞都不為過了!

如今,能以遊擊之位,出任宣鎮一路鎮守,已然是高職低配了,所差隻是一個參將的名號而已。

加之張誠冠絕三軍的名號是崇禎皇帝親自給定下的,就算看在皇帝的麵子上,這鎮守一路的張誠,楊嗣昌至少也應該定個參將,就算定個副總兵,都不為過。

麵對崇禎皇帝的疑問,楊嗣昌趕忙恭敬地道:“回皇上,微臣此意,也是一片保存我大明忠勇良將的心思。”

楊嗣昌見崇禎正在細聽,便接著道:“張將軍立功甚多,然其年幼曆淺,驟得高位,反會使其生出驕橫之心。

不若暫記其功,讓其繼續曆練,張將軍是識大體之人,定能領會朝廷一片保全之意。”

崇禎皇帝容色稍霽,在閣內緩緩踱步,楊嗣昌的話提醒了他。

那張誠雖忠勇可嘉,但卻是方止二十二歲,己經升到衛指揮同知的高位。

若其今後再建新功,捷報傳來,依張誠之表現,並非不可能,到最後之時,封無可封,賞無可賞怎麼辦?

早自馬坊之戰後,崇禎皇帝對張誠便份外留心起來,接著石橋大捷,獻俘闋下,更使崇禎印象深刻。

後來的高陽與獲鹿幾場戰事,崇禎皇帝也都曾深入了解過,甚至巨鹿之敗,也是因實力相差懸殊,非戰之罪。

且張誠不止悍勇敢戰,更頗有智謀,在盧象升軍中,即多番建言獻策。

大明有將如此,崇禎皇帝多少感到一些安慰,大明不是沒有敢戰良將

不過張誠若是太過鶴立雞群也不好,今次若封賞太過,不惟恐他心嬌氣傲,也有可能使其他軍將心生嫉意,對國朝不利。

如現在就封張誠為參將,又或副總兵,不說宣鎮空缺的問題,他如此年歲,驟居高位,手據重兵之下,隨之而來便是不可測度的野心與妄想。

那張誠還會如此忠於朝廷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