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三不如建奴?(1 / 2)

織明 蝸牛非牛 4423 字 6個月前

洪承疇親信幕僚李嵩在紅瓦店迎到劉先生後,一路策馬回了寧海城中,往澄海樓而來。

劉先生,名子政,祖籍河南,如今已是六十出頭的年歲, 他三綹長須也已顯得花白,但精神仍然很康旺,身子骨也依舊十分健朗,和他的年歲似不相稱。

他遠遠的就看見薊遼總督洪承疇,正帶著一群幕僚和親信將領立在澄海樓前相迎,趕緊下馬,搶步上前, 躬身作揖。

洪承疇也是趕快還揖,然後上前兩步一把將他抓住,說道:“可是把你給等來啦!”

他說罷便高興得哈哈大笑起來。

劉子政略帶歉意的說道:“我因偶感風寒,本不願離京,但知洪督臣很快就要出關殺敵,這才勉力前來一趟。

我在這裡也不多留,與督臣傾談之後,即便回轉京師,從此仍舊蟄居僧寮,專一閉戶注書,不再問世間事。”

洪承疇也不強留,隻是拉著他的手向澄海樓內走去,邊走邊道:“這些話且留待以後再說,請先到澄海樓上歇息。”

他拉著劉子政在親將和幕僚們的簇擁中就進了澄海樓,卻並沒有急著上樓,就在一樓的廳中先給劉子政和諸人—一介紹,他們互道寒暄後便坐下敘起話來。

又過了一陣,幕僚代擬的奏疏已經繕清送進廳裡來, 洪承疇簡單看過後,便即拜發了這封提前出兵的急奏。

他這才單獨請劉子政到樓上去,然後揮手斥退仆人,同他單獨談心。

洪承疇似乎有無數的話要與劉子政詳細談,可他也知道時間緊迫,便先將今早皇上傳來了密旨,催促他儘快出關,如再有耽誤,恐要獲罪一事告知了劉子政。

劉子政稍作思索後,問他道:“督臣對此次出關援解錦州之圍,可有何克敵致勝之方略?”

洪承疇淡然苦笑,說道:“今日局勢,你我都很清楚。如今將驕兵惰,調用不靈,已是多年之積弊,學生雖身為薊遼總督,更憑借聖上的威靈,又有尚方劍在手,也難使諸將皆能奮力作戰。

從萬曆末年以來, 直至今日,出關的督師撫臣就沒一個得了好下場的,學生此次奉命出關,也隻能儘心王事,卻不敢有必勝之念。

除非能夠容我在遼東寧遠一帶先站穩腳跟,使士氣慢慢有所恢複,待軍心振奮之時,方可有幾分勝利的希望。

此次出兵援錦,實是學生一生成敗之關鍵,縱然戰死沙場,亦毫無怨言,所耿耿於懷者正是朝廷封疆安危耳。

錦州城下與建奴的這一戰,前途若何,所係極重,學生一人的成敗不足惜,朝廷大事如因此而崩壞,學生將以何麵目見故國父老,更無麵目再見皇上,所以心中十分沉重,特請來先生見教。”

劉子政接言說道:“洪督臣所見極是。我們暫不論關外局勢如何,先從國朝全局著眼。如今朝廷對韃虜、流寇兩麵作戰,內外交困,局勢已極其險惡。

不光是關外大局關乎國朝之存亡,就是關內寇情洶洶又何嘗不是如此?

如今,國朝內外能戰之兵馬十餘萬眾,儘數開往遼東,關內兵力已是十分空虛,萬一虜騎得逞,不惟遼東無兵固守,連關內亦岌岌可危。

可惜朝堂諸公卻又見不及此,隻知一心催促出關,孤注一擲,妄想一戰而挫建奴之勢,全然不顧及京師根本重地如何防守!”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