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改變(2 / 2)

織明 蝸牛非牛 8341 字 4個月前

…………

“將軍魚”魚乾商行正式建立以後,遼西一帶的漁民們立時成為香餑餑,他們從此前單純出賣勞力,搖身一變就成了職業漁民,每日出工就有錢賺。

此外,還有停靠在覺華島上龍武水師水兵們,他們被魚乾生意的巨大利潤所誘惑,也爭先恐後的加入到捕魚大軍之中。

這龍武水師,乃是當年薊遼督師孫承宗,所一手創建的五個水營之統稱。

不過,在當年的寧遠大戰時,武訥格率領後金騎兵一舉攻陷了覺華島,各水營都慘遭摧毀,雖事後也有重建,然卻是難複當初之盛。

他們除了為大軍往來運送糧秣輜重外,己幾無彆的作用,幸好此時清國水軍也並不強盛,他們才能在遼東大海中繼續存在。

而此時,水師官兵們下海捕魚,總算是讓他們存在的意義,更增一層。

除了當地漁民和龍武水師官兵們之外,還有當地眾多熟悉水性的軍戶們,也是爭先恐後的下海捕魚,一時間,遼西走廊的海麵上真是乾帆競渡,熱鬨非凡。

特彆此時還正是漁業旺季,隻短短幾日裡,就有大量各類海魚被捕撈上岸。

各個臨時建起的大小作坊間,密密麻麻的大鍋架立起來,剝鱗掏臟後的海魚被下入大鍋煮得稀爛,傾倒平複在石板上暴曬,隨後又用石滾輾壓,大片大片可存放良久的魚乾便製作出來。

當然,這些都還是最低級的魚乾,隻做為可以快速生產的魚乾產品,供應給各營的普通軍士。

宣府軍眾將士所食用的大多都是魚瓷罐,那種普通的魚乾製品,隻是作為魚瓷罐供應不足時的補充而已。

所謂“魚瓷罐”,則是將新鮮的海魚切塊,待煮熟後,再放入適量醬油、砂糖、曲酒、蠔油等調料。

最好再加入些適量的時鮮蔬菜,或是乾菜,以補充人體需要的養份,隨後進行密封,如此製作的魚瓷罐,不僅味道極為鮮美,且還可存放數月之久。

這種魚瓷罐,主要由宣北商幫在鬆山堡城附近新設立的作坊生產。

其製作出來的成品,除供應宣府軍將士食用之外,也會向遼東各軍的將官們銷售一些,若是再有多餘,則會販賣到大明各處,供應當地富戶所需。

因為製作魚瓷罐,就需要消耗大量的陶瓷罐子。

初時,還可用肉瓷罐使用後騰空出來的瓷罐,清洗曬乾後,用來製作魚瓷罐,但隨著需求逐漸增加,到最後更供不應求。

由此,不得不在遼東高橋、杏山一帶合適地段,再開設一批製陶工坊,因為漁業發展,竟然還帶動了遼東地方的陶瓷貿易興盛,這也是眾人始料未及之事。

而且簡易版的“將軍魚”魚乾,又因為物美價廉,在鬆杏一帶大明各軍將士中,很受歡迎。

這邊要供應的魚乾訂單,實在是太多了,各個製作環節上都需要大量的人手,所以除了沿海漁民之外,也有眾多的遼東軍戶,甚至是運糧民夫,都加入到魚乾製作的活計中來了。

連年經曆戰亂的百姓們,此時也學得是賊精賊精。

他們在這邊的魚乾工坊裡做工,卻隻要糧食來抵付工錢,而不要銀子抵付。

而且,他們還有言若是不能支付糧食作為工錢,那麼最不濟的,也要使用等量的魚乾來作為工錢抵付給他們。

如今的將軍魚乾產品,在許多遼東軍民的眼中,己經迅速成為肉食的替代品,成為了僅次於糧穀的第二大主食。

其實,對於眾多底層將士們來說,隻要能經常有肉食吃,他們也就心滿意足了,並沒有其他過多的要求。

張成芳率領著一眾親衛緊緊隨扈,張誠與總監軍張若麒,以及王樸、陳九皋兩位總兵沿著娘娘宮地段,一直往東南海岸線方向緩緩而行。

沿途往來的人們皆是行色匆匆,周邊也是一派繁忙的景象,時而可見一個個煙柱衝天而起,仿佛錦州那邊的戰事與此無關一般。

瀚海無邊,大浪滔滔,連空氣中都彌漫著一股子濃重的海蠣子味。

現在雖然黃土嶺上還駐紮著一股清軍,但在黃土嶺下卻駐紮著王樸大同軍一部,還有張誠的宣府軍大部,而臨近小淩河口又有山西總兵李輔明的兵馬駐守,加起來也有數萬軍馬。

他們紮下的營壘相連,一直蔓延到小淩河口這邊,有效地擋住了清騎對這邊的滲透,使得他們僅可遠觀,而不得近前探查虛實。

所以,從娘娘宮魚乾市場往東南一路下來,一直到小淩河口海邊地帶,密集地布滿了一座座曬魚場與加工工坊,忙碌著的人群如蟻。

各樣開工的號子聲如潮般接連不斷,好不熱鬨,若是不知底細的人來到此地,根本無法將這邊與正在進行著的鬆錦戰事聯係到一起。

而遠處的海麵上,無數的船帆,宛如一隻隻飛翔著的海鷗,在海浪中迅捷穿行著,它們從各處碼頭上卸下小山似的海貨,繁忙的景色引人注目不已。

或許是這些日子裡對大海見得多了,也已經有些習慣了,那種初見大海浩瀚無邊,而生出的恐懼渺小般感覺也減輕了不少。

魏知策等人跟隨在張誠身後,己不再如初見大海那般,滿懷敬畏之情,不過,當他們看到沿途這等繁忙的場景,以及海中千帆競渡的宏偉場麵,眾人還是紛紛驚歎,感慨不已。

魏知策就十分崇拜地說道:“大帥真是高深莫測,非但統軍打仗使我等敬佩不已,就是在軍械製備上也每多過人之處。

怎曾想今次所提魚乾製備之法,僅此一項,非止救活遼民無數,更是為我十數萬大軍解決了軍糧不易,以及肉食不得之難,真真是萬家生佛啊!”

他身旁宣府鎮眾將儘皆笑了起來,張國棟也在旁笑道:“秀才真是厲害,你雖說得自家感受,卻正正好說到咱的心坎子上了嘞。”

餘者眾人皆是輕聲笑著,張廣達的眼中神光也更加堅毅,在這些人中隻有他和林芳平是追隨張誠最早的了。

而在他們的前方,張誠挺身立在一塊礁石之上,他左邊是總監軍張若麒,右邊是陳九皋與王樸二人。

張誠儼然已是眾人的中心焦點一般的存在!

他眼望著前方的大海,感覺一陣心曠神怡,不由說道:“我張誠自來到大明後,最為自豪的一點,就是改變了曾經許多人的命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