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奉旨出城迎功臣(2 / 2)

織明 蝸牛非牛 8482 字 6個月前

張明遠接著回道:“送完口信便即離去,未曾留下,直往錦州方向而去。”

張誠點了點頭,這時他看到仍在土丘下等著總醫官施建能,似乎想起一事,忙急行而下,來至他身前道:“施醫官,你先去瞧瞧林芳平,他這幾日身體一直發燙,本帥采用物理降溫法,昨日才將他體溫降下去。

傷口也一直有用烈酒擦拭,看上去狀態頗好,已然略有結痂,隻是不知內中小腸縫合處,是否已然愈合,你給他好好瞧一瞧。”

“是,請大帥寬心,下官就是不眠不休,也要守在林將爺身邊,定將他看護周全。”施建能回著話。

“好。你先瞧一瞧他,便去歇息即可,還有他那止痛的方子沒了,你再熬製一些。”

張誠接著又道:“你回來就好,這醫療局還真是離不得你,抓緊揀選些聰慧的人,給本帥帶起來,這幾年戰事不會停歇,軍中的傷兵可全指望你啦。”

施建能聞言一驚,他自然知道張誠不會誑他,但聽自家將主爺如此說,心中也覺這擔子似乎千鈞般沉重,不由接口道:“下官定必儘全力而為,絕不辜負大帥的信重。”

張誠點了點頭,對他道:“你順便告訴林芳平,本帥去總督行轅議事,若回來得早便去看望於他,若是晚了,就叫他不要等咱啦。”

他說完便領著張成芳與張明遠急行而去,施建能隻依稀聽到張誠吩咐張成芳,傳令給李長勝,叫他率虎衛營左部騎兵隨行護衛。

…………

鬆山城外,已是一片人山人海,除去兩班列陣的洪承疇督標營戰士外,還有許多城中眷屬都擠在道路兩旁。

距鬆山南麵“建武門”還有五裡之遙,便見薊遼總督洪承疇以下各官,如巡撫邱民仰、總監軍張若麒、參讚軍務馬紹愉、兵憲張鬥、察院姚恭、監道王之楨、通判袁國棟、糧道朱廷榭、監紀同知鄭感民等諸官儘皆在此。

而在這一班文官之後,更是眾多的披甲軍將,神機營前營總兵陳九皋、大同總兵王樸、山西總兵李輔明、東協總兵曹變蛟、前屯衛總兵王廷臣、密雲總兵唐通等各位總兵大將赫然在列。

張誠與吳三桂二人見此陣仗,不由皆是一愣,急忙翻身下馬,向前急行百餘步,來到總督洪承疇身前,齊齊拜道:“末將參見洪督,拜見邱撫台、張總監。”

洪承疇麵上神情也不複往日那般嚴肅,竟透著一絲笑意,他溫言對二人說道:“忠忱、長伯,你二人皆為國之柱石,無須多禮。”

他說著便走上前來,一手一個將他二人拉起身來,又繼續溫言說道:“皇上聖旨已至鬆山,本督也是奉旨出城迎你二人,這便隨我入城中接旨吧。”

洪承疇說著便轉身當先往建武門行去,大道上眾官各將紛紛散在兩旁,讓出正中間的大路給他們一行人。

張若麒這時得著機會湊近張誠身旁,低聲耳語道:“方公公帶來皇上口諭,要遼東文武出城迎候將軍。”

張誠聞言一愣,也是輕著聲問道:“哪一位方公公?”

“司禮監的方正化公公,也是皇上身邊的近人,可不敢得罪。”

張若麒生怕張誠不知深淺,得罪了皇帝跟前的近人,忙在他耳邊輕聲介紹起這一位方公公來。

…………

方正化,山東人氏,天啟年間入宮,後一直隨侍在崇禎皇帝身邊,向來謹小慎微,並不是飛揚跋扈之人,又寫得一手好字,近幾年才被選入司禮監任秉筆太監。

其實,此刻的張若麒與張誠都不知道,這位司禮監秉筆太監方正化,卻還是一位對大明忠心耿耿之人。

曆史上,在崇禎十五年的冬天,韃虜第五次入寇大明畿輔之時,這位方正化受命總監保定地方軍務,有保全城池之功。

而在崇禎十七年二月時,更是在流寇逼近京畿之際,再次受命出鎮,當時他頓首相辭,崇禎皇帝卻是不許。

繼而,方正化又頓首言道:“奴此行萬無能為,不過一死報主恩爾。”

崇禎皇帝雖覺無奈,但仍是含淚將他遣往真定府監軍,而方正化到達後即與同知邵宗元等登陴共守其城。

史載,時但有前來請示諸事者,方正化隻言:“我方寸已亂,諸公好為之。”

他登陴守城直至城陷,仍奮而擊殺數十賊,後被眾流賊所圍,流賊喝問:“若為誰?”

方正化則以厲聲喝道:“我總監方公也!”

流賊方攢刀斫殺之,其身邊追隨之從閹皆奮戰而死。

據史書記載,當時內臣殉難者,更有故司禮掌印太監高時明,司禮秉筆太監李鳳翔,提督諸監局太監褚憲章、張國元四人。

…………

不過,這些原本那個真實曆史上的記載,在這個已經錯亂的時空裡還並未發生,眾人自然無從得知,而張誠雖是一位破了天荒的後來者,卻也是對此一無所知。

但在張誠的記憶中,以及與生俱來的印象之中,似乎並未聽到關於這位方正化公公的事跡,在他想來,此人就算不比王承恩那般忠於大明,想必也不會如獻城與叫門太監杜勳、杜之秩般無恥。

此刻,張誠聽了張若麒的一番介紹,已對這位方公公心生好感。

他悄悄吩咐身後緊緊跟隨的中軍官張成芳,提前備好答禮,千萬莫使得方公公鞍馬勞頓,白白來遼東折騰一番。

而在另一邊的遼東巡撫邱民仰,也向吳三桂悄悄講解了為何出城相迎的原由,隻見吳三桂的臉上青紅白各色不斷變化。

他更是不時拿眼角的餘光瞄著另一邊的張誠,那眼色中透露出一股子十分複雜且詭異的神情,既有豔慕之情,又隱含一股子強大的恨意在其中。

不過,此刻的吳三桂對於張誠,還無法構成任何威脅,而且自打援遼以來,張誠的表現又豈止是可圈可點,那簡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不惟對戰奴賊時,連戰連捷,更可以說是大殺四方,奴賊中固山額真戰亡於宣府軍手下數名,連其豫親王多鐸都被宣府軍斬於陣前,吳三桂還有何言?

而且,宣府軍更是涉險偷襲奴酋黃台吉,雖未能成功,卻也在援遼諸軍中成為難以忘卻的一段傳奇。

就說在錦州城下,麵對比吳三桂當麵之敵更多的奴賊,也是宣府軍暗出奇兵,才配合祖大壽一舉逼退圍城奴賊,終於解得錦州之圍。

對此,吳三桂雖然一萬個不甘心,但在其內心之中卻也還是服氣的!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