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永寧伯好自為之,莫負了朕(1 / 2)

織明 蝸牛非牛 8692 字 6個月前

除了爵位、將軍封號等封賞之外,崇禎皇上還賜給「永寧伯」張誠蟒袍玉帶,那蟒服上可是有五爪龍紋,與皇帝所穿的龍袞服極為相似。

能獲賜蟒服玉帶,可又是一個極大的榮寵,曾經照拂過張誠的盧象升、楊嗣昌等人,便有獲賜過蟒服,如今的薊遼總督洪承疇也剛剛又獲賜了一件。

但如當今大明朝廷上的兵部尚書陳新甲,就一直未曾獲賜此物,向來為他的一大遺憾。

崇禎皇帝此舉,代表著宣府總兵張誠在其心中的地位,已經與洪承疇幾乎持平。

此外,又有後軍都督府的都督同知官服,以及玉製腰牌等諸物,這腰牌乃是象牙精玉所製,為最高等的仁字號,上刻有獨龍蟠雲紋飾,向為公、侯、伯等有爵位之人才能佩用。

當初,張誠才穿越而來之際,尚為自己的未來發愁不已,怎能想到自己會有今日之榮光?

短短數年間,他便由一個在宣府都不起眼的千戶,進而成為宣府鎮總兵官,更是掛了鎮朔大將軍印,還被當今皇上封為伯爵。

張誠這邊一一接過崇禎皇帝禦賜封賞的諸般物品,在眾人羨慕的眼神中退到了一旁,張成芳與張明遠二人領著十餘名義子護軍,個個手中捧著一個托盤,滿臉皆是興奮之色。

前來宣旨的司禮監秉筆太監方正化,接著又取出一封聖旨,卻是對寧遠團練總兵官吳三桂的封賞。

吳三桂如願以償的成為遼東總兵,掛「征虜將軍」印,升為從一品的左軍都督府都督同知,初授正二品的驃騎將軍散階,以及正二品的上護軍武勳,更蔭一子世錦衣百戶。

其他諸般賞賜如盔甲、寶劍、禦馬等物,皆與張誠幾近相同,所差隻是體現在數量上而已,不過也是相差無幾。

雖然升任遼東鎮總兵官成為名副其實的「征虜將軍」,且其他品級、散階、武勳等等均與張誠無異,可吳三桂的心裡還是感到一陣低落。

畢竟,他在遼東地方上一向自負甚高,暗中早把自己當成了祖家、吳家的未來之主,將自己比作遼東大帥祖大壽的繼承人。

而今,一場鬆錦大戰下來讓他徹底見識到了,什麼叫人外有人、天上有天,知道了在遼鎮之外,還有一個叫張誠的人,竟然比他更為優秀。

一個是「征虜將軍」,一個是「鎮朔大將軍」,雖然看上去似乎隻是差了一個「大」字,然去含金量卻不知相去幾百裡?

更何況,張誠似乎比自己還要小上一歲,這就已經是堂堂伯爵之尊,想想在寧遠城中把酒言歡之時,怎會想到張誠今日之成就,竟使自己望塵莫及。

吳三桂一邊俯首謝恩,一邊暗自慶幸自己沒有選擇與張誠作對為敵,現在看來當初與其合作是多麼的明智。

念及此處,不由又想起正在錦州城中養傷的祖大壽,更是感歎:「薑還是老的辣啊!」….

他接過賞賜的袍服腰牌,盔甲寶劍等等諸物後,便即與張誠一般退往一旁。

接著就是對諸官眾將的賞賜,從巡撫邱民仰往下各官皆有封賞,隻是各人軍功都暫且記下,人事調整還要待遼東戰局穩定後才能開始。

最為開心的自然是總監軍張若麒,他初入遼東之時,那叫一個意氣風發,可後來由於洪承疇的持重態度,以及張誠的處處掣肘,也使他漸感疲憊。

然自從逐漸靠攏向張誠那一邊之後,一切竟瞬間豁然開朗起來,如今雖然還未有加官晉級的封賞下來,但此番凱旋回京後,好處也是注定少不了。

說不定自己甚至能升作兵部侍郎,也未嘗不可。

在後邊跪伏謝恩的軍前讚畫馬紹愉,雖也在心中高興,畢竟遼東兵事順利大家都有功勞,歡喜在所難免,但是他的眉宇間似乎深

藏一股不甘。

馬紹愉始終搞不明白一件事,大明官軍何時變得如此厲害?

竟能與***殺得旗鼓相當,雖說也是損兵折將的傷亡慘重,但無論怎麼說總也是成功解得錦州之圍。

可如此一來,自己此番入遼的任務卻也是不能完成了,雖有些許軍功在身,但馬紹愉仍覺未能將本兵的命令完成好,心中仍覺多少有些不安。

而另一邊眾位總兵大將也是各有封賞,如京營總兵陳九皋、副將符應崇,大同總兵王樸等總兵副將自然是少不得升職加銜,賜下盔甲寶劍等物。

而薊遼各鎮卻借此進行了一番調整,畢竟如薊鎮總兵白廣恩戰亡,吳三桂出任遼東總兵官,這人事上自然少不得要有一些變動。

原遼東總兵劉肇基為了給吳三桂騰地方,被調任薊鎮總兵官;

東協總兵曹變蛟,調到了山海鎮任總兵官;

前屯衛總兵王廷臣,則調任寧遠協守總兵官;

遼東副將祖大弼,由副將升任錦州鎮守總兵官;

遼東副將祖大樂,也因功升任鬆山協守總兵官,以加強錦州的守備力量;

鎮標營副將陳仲才,也因功升任前屯衛總兵官,接替王廷臣;

而密雲總兵唐通,在這一場鬆錦大戰中自然是功大於過,雖未調任彆處,卻也是少不得一些封賞;

再有如原山海關總兵馬科,雖然他在鬆錦之戰中功過相抵,但是所部兵馬損失慘重,所以洪承疇安排他與曹變蛟互換,以便恢複麾下軍力。

薊遼各鎮總兵的這一輪調動,雖然大多都是升職,表明上看是皆大歡喜,但有心人卻也看出洪承疇對遼東鎮的新布局。

他這次良機將安排在最重要的關口山海鎮,又將王廷臣調到寧遠接替吳三桂,更是將自己的親將陳仲才提攜到前屯衛這一重要位置上。

可以說,吳三桂和祖家的勢力,已經逐漸被他擠壓到了寧遠至錦州的前線地帶,而寧遠至山海關這一線,幾乎全是洪承疇的親信部將掌控。….

雖然,吳三桂與祖大壽二人對此心知肚明,但他們一個羽翼未豐,還要依靠洪承疇的提攜,而另一個此刻正重創臥床,不知能否挺過鬼門關,自然也是有心無力。

此外,中協分練總兵左光先雖無大功,但是固守五道嶺無失,也是有功無過,因此得以儘贖前罪,複任總兵之職。

山西總兵李輔明也是如此,其實細算下來,他的功勞可是不小,因此非但得以官複原職,更是獲得了許多賞賜,這也使得他對張誠更為敬佩,大有真心投靠之意。

更何況,張誠如此年輕就得以因功封伯,以後的前程更是不可限量,他預感到張誠將來必能成為自己的靠山,更覺得反正都是要投靠於他,下手自然越早越是得力。

李輔明暗自下定決心,此間事畢,便去張誠下榻所在表明心意,以免遲了,反被以為自己心意不誠。

隨著聖旨一一宣讀完畢,各將紛紛謝恩,將禦賜各物交由麾下親將親兵,便在大堂內互相道喜祝賀起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