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慈不掌兵(1 / 2)

織明 蝸牛非牛 7976 字 6個月前

各級大小軍將作為勇毅軍的核心骨乾力量,自然不容忽視。

張誠之所以提出設立軍銜製,就是為了保證將官們的待遇,同時強化他們的忠誠度與榮譽感,以使他們長久保持奮勇爭先的激情。

雖然,現在就勇毅軍中創立軍銜製達成了一致意見,得到麾下各官將的大力支持,但關於軍銜製又該如何與各級軍將相對應,以及今後晉升軍銜的基本要求與條件,還需要徹底敲定下來,以便於在勇毅軍完全推行開來。

不過,在談論軍銜製的具體事務之前,張誠又提出了一個令大家驚異的決定。

他要在勇毅軍中設立一係列的副職,就如各營都有主將、副將之分一般,張誠為千總、把總、百總、隊總,甚至是甲長都設立了副職。

具體內容就是各部皆設千總一員,副千總兩員;各司設把總一員、副把總兩員;各局設百總一員、副百總兩員;而其下的隊和甲則與之不同,隻是各設一名正副職。

張誠的這個想法其實源於他的靈機一動,就在大年過後,他陪伴家人在赤城山上泡溫泉時,偶爾想起後世有一支軍隊,就實行過“幽靈師”這一舉措。

就是在每一個師級戰鬥單位裡,從營級往上的各軍職,都設兩個副職。

如此一來的好處有兩點,其一就是可以通過這一方式,為自己鍛煉培養大批合格的軍官,要知道“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啊。

其二,就是當戰事焦灼且激烈之時,前線陣亡必然會很大,而這時若要組建新的戰鬥部隊,最短缺的就是基層戰鬥指揮官。

至於最基層執行員的甲長和隊總,完全可以從表現優異的上士中提拔任用,但作為一級指揮員的百總、把總,尤其是千總官,則不能如此草率,必須要選拔合適的人才行。

而且,如此一來還有隱藏的好處,就是一旦永寧伯張誠認為時機成熟,想要擴軍之時,隻需招募合格兵士即可,各級軍官都是現成的了。

真到了那一天,完全可以一營變兩營,甚至迅速變成三個營人馬出來,也不是不可能!

在張誠的記憶中,曾經就有那麼一場世界大戰,其中有一個國家的軍隊就是越打越多,無論前線戰場上的傷亡多大,都能迅速拉起新的戰鬥部隊,前仆後繼地奔赴戰鬥前線。

克隆大師,用這個詞來形容張誠的設想很貼切,可這個時代的人們完全無法理解“克隆”二字的含義,所以張誠便給自己這個想法起了另外一個名字“幽靈部隊”!

幽靈,通常是指那些沒有固定的形體,一般人僅憑肉眼幾乎完全看不到的物體或人,它們都一副似有似無的樣貌,完全躲避在陰暗角落裡。

這一舉措若在勇毅軍中完全施行開來,那麼張誠就等於同時擁有至少十二營的兵馬實力,而且發揮到極限的話,他甚至能夠直接組建起十八營的主力戰兵。

當然,關於擴軍一事,張誠隻字未提,參與軍議的一眾心腹們也都有意回避這個話題,但大家心中都是十分清楚,這一舉措背後暗藏著什麼樣的巨大威力。

…………

而今,永寧伯與麾下核心官將經過幾輪的詳議之後,各級將官的對應軍銜已經基本確立下來。

首先是尉官銜,武都尉向下對甲長,向上則對應副隊總一職;騎都尉分彆對應隊總和副百總一職;羽林尉則下對百總,向上可對應至副把總一職。

在張誠的設想中,軍銜製相對於職官製來講,既要獨立又要對等,且還要體現出自己的靈活性,歸納成一句話就是——職官製是死的,而軍銜製是活的!

正是基於這個原則,在製定軍銜與職官對應關係時,隻設定了一個基本的對應體係規則,既上下限製度。

就如尉官銜原則上隻對應隊總、百總這一職官,但是其又向下覆蓋了甲長這一級彆職官,向上也涵蓋了把總這一級彆,使得尉官銜的上下限有所擴大,如此便大大地增加了其適用性。

這裡重點說明一下甲長與副甲長,原本對應的是上士軍銜,因為甲長可以說是勇毅軍中最基礎的軍官,平日與戰士們接觸最多,如此設計也是為了提升戰士們的進取心與積極性。

而甲長一職,雖然在原則上是由上士中選任,但若在甲長任上表現優異,也可以提升其為武都尉的軍銜,這就避免了隊總沒有空缺,甲長就不能升職的問題。

同理,尉官銜中最高一級的羽林尉,其上限也是最高可以對應到副把總一級,目的也是為了激發尉官銜諸將的積極進取之心,若是能力特彆突出的羽林尉,甚至還可以提任把總。

其次就是校官銜,其在原則上對應的是把總、千總。

但也同樣擴大了上下限,即雲騎校正常對應的是把總,但也可向下對應副把總一職;而驍騎校則分彆對應把總和副千總而設;羽林校則是對應著千總的軍職,但其在特殊情況下也可以晉升將官一級軍職。

最後就是將官銜的對應關係了,其中的左護軍、右護軍分彆對應兩個副將,護軍一級目前對應的是勇毅軍中的最高軍職,既各營的一營之主將。

不過,這裡就出了一點小意外,便是在場的眾人都對各營主將任護軍的銜級,都是持著反對意見。

他們紛紛認為如果最高軍銜給了各營的主將,那麼作為勇毅軍的全軍唯一主將,永寧伯張誠又該如何評定軍銜,他作為一軍之主帥,不可能沒有軍銜吧?

對此,張誠也頗覺為難,他在這件事上確實是疏忽了。

一直以來,他都將勇毅軍作為了自己的私產,甚至是將勇毅軍當作自己的孩子來看待,把自己放在了父親的位置,完全淩駕於全軍數萬將士之上。

現在經大家的提醒,才意識到如此安排確實有些不妥,在眾人議論紛紛之際,他的腦中也在飛速的盤算著解決之策。

過了好一會後,張誠才止住眾人的議論,他綜合了大家剛才發表的看法,做最後的決斷:“這樣吧。各營副將都評定為右護軍銜,主將評定為左護軍。”

大明以左為尊,所以各營主將評為左護軍,而副將評為右護軍,對此大家自然都無意義。

可就在他們以為張誠會把自己評為護軍銜級的時候,卻聽到另一番內容:“至於護軍銜級,暫時空置,作為預留,給各營主將立功後的封賞。

另外,將來我勇毅軍也可能會麵臨兩線作戰,那時還需一位大將,代本伯指揮一路兵馬,到時便可提拔為勇毅軍的遊擊、參將,甚至是勇毅軍的副將,到時便可晉升護軍銜級。

而且,在我勇毅軍中,未來還可增設上護軍、大護軍銜級,以與勇毅軍各級將官相對應,如此便可使各將銜級明晰清楚。”

劉敏慎搖著頭說道:“大將軍,如此雖好,可又以何軍銜對應大將軍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