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吾弟當為堯舜(1 / 2)

織明 蝸牛非牛 8084 字 7個月前

崇禎皇帝雖然十分祈盼與清國的“和議”成功,但卻做得小心翼翼,其整個過程十分的艱難。

首先,在明麵上他不敢表現出急於與奴求和的態度,以免被那些一心隻求留名史書,卻不問國家未來的言官們揪著不放,也更怕史官將他寫成一個貪生怕死、賣國求榮的昏君。

其次,他也不喜歡用“議和”這個稱謂,無論是在官麵上,還是在私底下都隻許說“議撫”或者是“款議”。

他還是太過於愛惜自己的身後名啊!

崇禎皇帝在大明朝的諸多皇帝之中,不失為一個負責任的君王,他每日勤於理政,親自批閱所有的奏章。

他殫精竭慮,嘔心瀝血,一心想要為大明王朝續命,成為名垂千古的一代中興明君,上對得起列祖列宗,下也能留名史書,為萬世所敬仰。

崇禎皇帝的內心有如此想法,其實與他所受教育有關。

因為在幼年時,他的父親朱常洛就不受萬曆皇帝待見,直接影響到他的學習和性格養成,而其後父親繼位不久便因“紅丸案”而早殤。

哥哥朱由校繼位為“天啟帝”後,於天啟二年時封他為“信王”,但由於仍未出閣,所以沒有師傅的教導,完全靠他自己的自學。

不似前麵其他諸位皇帝那樣,早早就被確立為太子,並安排當朝大儒做師傅,再委派年輕一代傑出者為太子府上官員。

使其早早學習為君之道和帝王之術,從而早早擁有治國理政的能力,以及自己當皇帝後的親信班底。

在大明的曆史上,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是第一個意外繼承皇位之人,他雖然也是未學習帝王之術,但作為曾經的興王世子,自幼便接受良好的教育,學習修身齊家治國之道,而且他也有自己在王府時的舊臣作為親信班底。

可朱由檢這邊從他的父親開始,便未能接受良好教育,且也沒有自己的親信班底,此後,他哥哥朱由校繼位為天啟帝,懶得親自打理朝政,一心隻想追隨魯班勤修木匠手藝,便是這個原因。

這一時期,又因為大宦官魏忠賢把持朝政,他更不會關心朱由檢這個信王出閣一事,不但不會關心,還在處處防備、甚至想要迫害於他。

雖後來見朱由檢表現十分乖順,對他的防備有所放鬆,讓朱由檢有機會接觸到一些朝臣。

但這些人卻因為痛恨魏忠賢這個宦官把持朝政,他們給朱由檢灌輸的都是宦官主政,乃禍國殃民的思想。

更因為天啟皇帝一直沒有皇子,這些痛恨魏忠賢的朝官,便將寶押在了信王朱由檢身上,目的隻是想等朱由檢一旦繼位登基,就能鏟除宦官,還政於以東林黨為首的朝官士民。

而天啟皇帝朱由校的臨終遺言“吾弟當為堯舜。”

這句話,也對崇禎皇帝影響很大,雖然給了他一定的動力,但也給他施加了極大的壓力。

現在,他對於在遼東同建奴和議一事,可是十分關切,這也幾乎乾係到他能否成為大明中興之主的關鍵所在。

因此,他已等不及明天,得訊後便立即命身邊小太監傳諭給陳新甲,命趕快入宮,在文華殿等候召對。

禦輦很快便來到文華殿院中,陳新甲早已跪在甬路旁邊接駕。

崇禎皇帝一看到跪在那裡的陳新甲,不禁想起了前閣老督師楊嗣昌來,心中一陣淒淒然,不由暗想道:“哎。或許隻有他同眼前的陳新甲二人,才是心中清楚明事之人啊!”

禦輦並未停歇,而是一路向前直行到了文華殿的台階前才停下。

崇禎皇帝步下禦輦,直接就進了東暖閣,來到禦座上頹然坐下,仿佛他感到自己的心情和身體都十分沉重,沒有精力支持。

陳新甲邁著輕輕的小碎步跟在後麵,也進了東暖閣內,他來到崇禎皇帝麵前跪下行了常朝禮,便低首垂眉在那裡等候皇上的問話。

崇禎皇帝先向旁邊當值的太監王之心使了一個眼色,他便即識趣地引領著一眾內監、宮娥們退到閣外回避。

閣內隻餘崇禎皇帝與陳新甲君臣二人,登時便顯得空曠了起來,沉默片刻後,崇禎皇帝才憂鬱地小聲說道:“朕今晚將卿叫進宮來,是想專議關外之事。

闖、曹二賊猛攻開封足有二月之餘,因左良玉兵到花縣,他恐腹背受敵,這才撤離開封城下,據地方疆吏奏稱是往西南潰退而去。

左良玉率軍在後追剿,汪喬年也已領兵東出潼關,正奔往河南會剿二賊,中原局勢眼下尚無大礙,還可勉力維持。

使朕最為放心不下的反倒是關外的局勢。”

陳新甲當然知道他說的就是與建奴和議之事,簡單整理一下思緒,便開口回道:“關外局勢目前尚屬穩定。

奴賊自錦州城下退兵後,一直未見有何動作,而北虜與朝鮮兵馬也各自退回本國,當是再無進犯我天朝之意。

十數年來,遼東雖屢屢危急,然錦州一戰實是最為凶險,幸賴皇上天威,督撫監軍儘責,更兼將士用命,不惟得解錦圍,更重創建奴,使其知我天朝上國之威,今後必不敢再輕犯。

想來,遼東局勢,今年當是無慮矣!”

陳新甲故意不提馬紹愉來信之事,實則也是在逃避責任,他亦心知崇禎皇帝雖有和議之心,卻不想擔上向奴賊輸款求和的罵名。

而他也不敢再提張誠在遼東之功,畢竟言官彈劾攻訐張誠十分猛烈,可卻猶如石沉大海,不見一絲波瀾,大家都認為是他在背後弄鬼,充當著張誠的保護傘。

如今的彈劾與攻訐矛頭,已漸漸轉向在了他的身上,這使得他不得不為了在皇上跟前避嫌,而少提張誠之功。

不過,無論言官們如何攻訐張誠,甚至借此彈劾攻訐於他,陳新甲都不會因此而放棄支持張誠。

這不止因為張誠是他在任職宣大總督之時,就一手培植的力量,更因為他心中十分清楚大明當前的形勢。

現在的大明正處於多事之秋,離不開像張誠這樣能打的武將,而滿朝文官屍位素餐,每日仍在為一己私利爭鬥不休,早已使他厭煩。

現在見崇禎皇帝對自己的話並未疑問,神情也未見有何變化,他才大著膽子繼續道:“而今遼東局勢雖緩,然亦不可有所鬆懈,奴賊無義,反複無常,不可不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